滨海能源收购沧州旭阳 - 滨海能源拟向旭阳集团等发行股份收购沧州旭阳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对手均为实控人杨雪岗控制的企业,构成"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腾挪 [1] - 沧州旭阳2024年末总资产138.32亿元、净资产54.8亿元、营收103.11亿元,均远超滨海能源同期数据(12.79亿元、2.35亿元、4.93亿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 - 收购时间点选择在实控权变更满36个月后,完美规避借壳上市审核(若提前1个月将触发借壳标准) [6][4] - 沧州旭阳主营尼龙新材料,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92.76亿元、103.11亿元,净利润3.48亿元、2.38亿元,将显著改善滨海能源连续五年亏损局面 [8][6] 亿华通收购旭阳氢能 - 亿华通拟发行股份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交易后实控人变更为杨雪岗,配套募资5.5亿元由旭阳集团全额认购 [11] - 旭阳氢能2024年总资产6.85亿元、营收3.2亿元,均未超亿华通同期指标(47.79亿元、3.67亿元),规避借壳上市 [11][12] - 亿华通选择收购规模较小的旭阳氢能而非沧州旭阳,因后者资产/营收超百亿会触发借壳标准 [12] 中国旭阳集团资本运作 - 港股中国旭阳集团(1907HK)通过旭阳集团100%控股沧州旭阳和旭阳氢能,正将核心资产拆分至A股上市 [13] - 沧州旭阳2024年贡献中国旭阳集团21.7%营收(103.11/475.43亿元),净利润2.38亿元远超母公司整体0.2亿元,剥离后母公司报表将亏损 [14][15][17] - 资产证券化导致母公司估值"空心化",公告次日滨海能源涨停而中国旭阳集团港股大跌3.63% [17] 财务数据对比 - 中国旭阳集团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下滑(18.55亿元→8.61亿元→0.2亿元),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0.47亿元 [15] - 沧州旭阳2025年一季度营收24.12亿元(占中国旭阳集团同期241.2亿元的10%),净利润0.21亿元 [16]
“旭阳系”规避借壳上市明牌:入主滨海能源刚满3年就置入实控人资产 港股母公司减去置出标的利润将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