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发展迈入“更新期” 上海加快“两旧一村”改造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从政策引导、资源配置、资金支持等多维度明确发展方向 [1] - 城市更新行动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五部门罕见联合解读政策文件 [1] - 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出城市发展模式转向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强调通过城市更新拉动投资与消费,扩大内需 [1] 政策演进与历史背景 - 20世纪80年代旧城改造以政府主导的拆迁重建为主,侧重解决住房数量问题 [2] - 90年代引入市场机制,开发商参与旧改但出现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 [2] - 21世纪初政策拓展至经济、社会、文化多层面协调,2007年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2008年强化历史文化保护 [3] - 2019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列为国家战略,2020年写入"十四五"规划 [4] 2025年政策框架与任务 -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八项主要任务,涵盖建筑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城中村改造等 [5] - 实施机制强调城市体检评估和规划体系,用地政策推动存量土地盘活,投融资加大财政与信贷支持 [5] 开发商参与模式与案例 - 开发商通过旧改项目、更新单元规划、商业空间改造三方面参与城市更新 [6] - 上海虹口北外滩旧改采用组团打包模式,签约率近99%,静安蕃瓜弄小区实现100%签约 [7] - 瑞安集团参与奉贤"贝港城中村"改造,此前已打造新天地、瑞虹新城等标杆项目 [8] - 融侨集团27.46亿元竞得上钢十厂地块,改造为"艺术+商业+办公"综合体,A.F.A办公楼启动招商 [8] 地方实践与项目进展 - 上海加快"两旧一村"改造,上钢十厂项目定位工业遗产转型,总建面23万平方米 [1][8] - 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上钢十厂项目,强调保护性改造与创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