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AI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全面拥抱AI"的2025年战略主题,贯穿各业务条线并全面开放AI能力 [1] - 提出大模型、智能体、知识库和基础设施"四个加速"战略,其中智能体是重要应用范式 [1] - 打通各业务与AI的壁垒,采用激进投入策略推动AI在企业级场景落地 [1] 智能体行业现状 - 行业对智能体定义尚未统一,存在能力范围、交互方式和底层架构的差异化问题 [2] - 当前智能体普遍存在能力边界受限问题,受权限、API接口和数据孤岛制约,真正全能型产品几乎为零 [4] - 智能体需具备思考、规划和执行三位一体能力,与简单自动化工具存在本质区别 [2][4] 腾讯智能体技术特性 - 智能体开发平台融合确定性工作流与自主规划机制,实现灵活性与确定性的平衡 [7] - 平台整合知识管理能力(企业知识体系)和工作流能力(全局视野智能节点)两大核心支撑 [10] - 通过端到端语音识别等现有AI能力整合,构建复杂场景应用如快递寄送全流程自动化 [14] 多模态技术进展 - 视觉与多模态模型发布加速,源于客户需求驱动技术堆栈协同优化 [8] - 大模型显著提升视频内容处理能力,包括语义检索(春晚小品定位)、自动切分标签和摘要生成 [8] - 媒体AI中台案例展示多模态技术(视觉+文本)与Agent工作流机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价值 [8][9] 行业挑战与趋势 - 技术层面面临自主规划环节的模型拆解精度不足问题,需框架协同进化 [11] - 客户认知存在鸿沟,需通过产品体验优化和培训提升智能体应用能力 [11] - AI发展呈现全方位趋势,智能体作为大模型衍生方向之一,与语音/视觉模型共同推进 [13]
智能体大爆发,腾讯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