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格斗“擂台”要来了!文博会上,知名机器人公司喊话:希望更多同仁参与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聚焦"文化+科技",吸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超300家头部企业参与 [1] - 展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展示全场景应用,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1] - 展会为期5天,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国漫大IP"等热门展区,现场人流量大,游客互动频繁 [1][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众擎机器人宣布将于12月在深圳举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机甲拳王",旨在通过高强度竞技检验技术极限,推动产业化进程 [1][11][14] - 创始人赵同阳表示赛事是"压力测试",需验证机械结构动态平衡、伺服电机极限扭矩输出、多模态传感器与AI算法决策能力 [14] - 广东省政协委员杜兰指出国产机器人在"身体"(机械结构)和"小脑"(运动控制)层面进展显著,但"大脑"(AI决策)仍处于"婴儿期",成熟需10年 [13] - 人形机器人"夏澜"采用仿生硅胶皮肤和定制化面部表情技术,能展现情感共鸣,成为展区打卡热点 [5]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 "隐形架子鼓"通过空间感知技术还原传统鼓组音色与位置,解决家庭空间限制问题,吸引大量体验者 [3][4] - 国漫IP与科技结合,如14号馆的哪吒形象通过灯光科技强化视觉效果,VR设备提供沉浸式游戏电竞体验 [10] - 众擎机器人展示"斧头帮舞"表演,通过舞步与音乐配合展现机器人协调能力,为赛事预热 [13][15] 技术应用与产业展望 - 赵同阳提出"以赛促研,以研育才"模式,依托广东机器人产业链优势,打造"科技+娱乐"破圈效应 [14] - 格斗赛事被定位为"大规模训练场景",需整合视觉感知、电池续航、快速反应等技术,加速实验室成果转化 [14] - AI技术从文字理解到图像解析持续进化,未来或实现自主决策,推动机器人应用边界突破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