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用技术驱散舆论阴云|焦点分析
小米YU7产品发布 - 小米在15周年战略发布会上推出第二款汽车产品YU7 并发布3nm手机芯片玄戒O1 [1] - YU7全系标配辅助驾驶硬件 包括算力700TOPS的英伟达Thor计算平台及由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的传感器系统 [13][15] - 车辆通过50余项碰撞测试 覆盖C-NCAP和C-IASI全部标准 [9] 产品性能参数 - 风阻系数达到0.245Cd 全车共40处风阻优化设计和10组贯穿式风道 [2] - 标准版搭载96.3kWh磷酸铁锂电池 续航835km Pro版四驱配置续航770km Max版搭载101.7kWh三元锂电池续航760km [6] - 支持800V高压平台 Max版本实现5.2C超充倍率 15分钟补能620km [6] 安全特性升级 - 采用2200MPa热成型钢材 应用于车门防撞梁及A柱B柱结构 [7][9] - 底部增加1500MPa防刮底横梁 采用52.99万元SU7 Ultra同款防弹电池涂层 [6] - 全车7颗摄像头增加ALD镀膜 抑制逆光和眩光干扰 [13] 市场竞争策略 - YU7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在续航里程和配置(如空气悬挂)方面具有优势 [20] - 借鉴华为问界M7的成功路径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带动全线产品增长 [1] - 改款问界M7去年9月上市后单月大定超3万辆 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1] 公司战略调整 - 3月底交通事故后 小米将汽车安全作为造车核心 快速补齐安全功课 [18] - 5月初将SU7"智驾"术语改为更严谨的"辅助驾驶"命名 [18] - 发布会重点强调车身材料结构、辅助驾驶硬件和小米驾驶学院等安全命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