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全民航累计利润总额1.2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206.1亿元,其中航空公司利润总额44.7亿元(增盈102亿元),机场利润总额-130.6亿元(减亏66.1亿元),保障企业利润总额87.2亿元(增加38.2亿元)[1] - 航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656.4亿元(同比增长13.6%),机场营业收入1136.7亿元(同比增长8.5%)[2] - 航空运输收入水平4.72元/吨公里(同比降低9.9%),其中旅客运输收入5.49元/吨公里(同比降低11.5%),货邮运输收入2.29元/吨公里(同比升高3.2%)[3] 航司盈利分化 - 国航、东航、南航2024年累计亏损超60亿元,海航控股亏损9.21亿元[2] - 民营航司春秋航空(净利润22.73亿)、吉祥航空(9.14亿)、华夏航空(2.68亿)实现盈利[3] - 三大航旗下货运物流公司表现突出:南航物流净利润41.86亿元(同比+72.33%)、东航物流30.64亿元(同比+7.4%)、国货航19.53亿元(同比+69.34%)[3] - 子公司层面仅厦航(南航系,盈利6.97亿)、中联航(东航系,1.08亿)、九元航空(吉祥系,3.32亿)实现盈利[3] 运力供给调整 - 2024年底民航运输飞机总数4394架(同比+124架),其中客机4126架(同比+113架,增幅2.8%),宽体机减少9架[5][6] - 飞机引进速度显著放缓:2019年前客机年增速超10%,2019年起降至个位数,2024年客机增幅2.8%[5] - 南航实际客机数量917架,较此前预测值减少31架[6] - 春秋航空2024年净增8架客机(同比+6.6%),但仍未达两位数增长[7] 市场供需矛盾 - "旺丁不旺财"现象持续,主因运力过剩及高铁竞争,2025年Q1平均票价同比明显下降[4] - 客公里收益普遍下滑,航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4] - 飞机制造供应链未完全恢复,波音/空客交付速度放缓缓解运力过剩压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