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Q1实现营业总收入2507.44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58.27万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8.16%至1.1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089.86万元,同比扩大416.85%,扣非净利润亏损6838.67万元,同比扩大268.45% [6] -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11.08%至1.66亿元,主要因海外客户飞利浦收缩供应链导致国外收入下降 [5] 业绩下滑原因 - 国内大型医疗设备行业环境影响,磁共振整机及部件销售收入下滑 [4] - 收入规模小,经营业绩波动受期间费用持续增加影响,2024年期间费用率飙升至76.34% [8] - 业务转型导致老客户流失,整机客户演变为竞争对手,销售不确定性增加 [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专注于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系统(MRI)及其核心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实现1.5T、3.0T和7.0T等核心部件的自主开发和商业化 [4] - 推动业务转型至整机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35.01%提升至2024年38.24%,但2025年Q1进一步下降至30.84% [8] - 管理层提出强化降本增效、控制费用,优化成本结构,同时重视研发扩大产品线 [4]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全球医学影像市场规模约310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537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12% [11] - 中国MRI系统销售规模2020年89亿元,预计2030年达2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3.0T系统将成为新增长点 [11] - 国内市场由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主导,2021年三者合计占超导MRI系统采购量的71% [11] - 国内超导MRI系统国产化趋势显著,2021年末18家国内企业拥有注册证,辰光医疗产品矩阵覆盖MRI设备硬件90%以上 [12] 历史财务数据 - 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亿元、1.42亿元、1.96亿元,复合增长率21.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96万元、500.59万元、2424.37万元,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 [5] - 2021年前五大客户为万东医疗、飞利浦、朗润医疗、武汉哈兰医疗、贝斯达,其中对朗润医疗销售额从2019年433.01万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2187.96万元 [5][9]
国产影像核心部件龙头辰光医疗净利降416%,业务转型面临老客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