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辰光医疗(430300)
icon
搜索文档
辰光医疗股价下跌1.97% 临时股东会通过多项制度修订议案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2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辰光医疗股价报17.9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7% [1] - 当日成交量为34842手,成交金额达6300万元 [1] 公司业务 - 辰光医疗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业务为医用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诊断领域 [1] 公司治理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多项议案,包括取消监事会并修订相关制度、废止部分规定以及制定修订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 [1] - 这些决议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情况较为明显 [1] - 大单资金呈现流出态势,而中小单资金流向相对平稳 [1]
辰光医疗(430300)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7-29 18:45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于7月25日14:30在上海召开[2] - 5位股东出席,持有25,753,959股,占比29.9998%[2] - 公司董事、监事全部出席,董秘出席,高管列席[2][3]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同意股数均为25,753,959股,占比100%[4][5][6][7][8][9] - 《关于修订<利润分配管理制度>的议案》中小股东票数均为0[12] 其他 - 律所认为股东会召集、召开及表决合法有效[10] - 公告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12]
辰光医疗(430300) - 关于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5-07-29 18:32
股东会时间 - 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刊登本次股东会通知公告[6] - 本次股东会于2025年7月25日14:30召开[6]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本次股东会的股东和代表共5名,代表股份25,753,959股,占比29.9998%[7] - 通过网络投票参会股东0名,代表股份0股,占比0.0000%[7] 议案表决情况 - 各项议案同意股数均为25,753,959股,占比100%[12][13][14][15][16][17][19] - 各项议案反对、弃权股数均为0股,占比0%[14][15][16][17][19] - 《关于修订<利润分配管理制度>》中小股东计票,同意、反对、弃权股数均为0股[16] 合法性 - 本次股东会表决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20][21] - 召集和召开程序、召集人及出席人员资格合规[21] 法律意见书 - 法律意见书出具时间为2005年7月20日[22] - 法律意见书正本一式叁份,盖章及签字后生效[21]
上市后连续三年业绩下滑 辰光医疗深陷经营困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7-24 02:08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1.88亿元下滑至1.19亿元,净利润由盈利2348.23万元转为亏损6089.86万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累计净流出超6600万元 [2]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938.40万元,较期初下降16.31%,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051.94万元,较期初增加34.67% [4] - 2024年货币资金下降40.15%至5282.9万元,短期借款增长34.28%至1.31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48.34% [6] 战略转型困境 - 核心客户飞利浦因呼吸机召回事件阶段性收缩供应链,2023年对其销售额骤降 [3] - 进军MRI整机市场后与原下游客户万东医疗等形成竞争,磁体部件采购订单被大幅削减 [3] - 2023年国内MRI企业超过15家,市场分化严重,头部聚集效应明显,作为新进入者难以打开局面 [4] - 2024年研发费用激增46.83%至2943.9万元,销售费用大涨56.39%至2963.02万元 [5] 资产质量与运营问题 - 2024年存货账面价值增长11.07%至1.19亿元,发出商品激增80.19%,存货跌价准备余额计提飙升657.43% [6] - 对非专利技术计提减值1145.15万元,占该项资产净值近三成 [6] - 评估机构预测2025年营收仅1.23亿元,较上市当年历史峰值缩水34.6% [6] - 银行贷款余额1.39亿元,其中850万元抵押贷款将于7月24日到期 [6] 应对措施与发展方向 - 加强应收账款催收、裁撤冗余岗位、控制存货规模 [7] - 推进超导磁共振整机销售,参加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提升品牌曝光 [8] - 开发1.5T大孔径MRI系统进军公立医院市场,拓展DR、CT新产品线 [8] - 开发3.0T高端磁体提升部件毛利率,探索海外市场销售机会 [8]
辰光医疗(430300)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关于对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有关财务问题回复的专项说明
2025-07-22 22:16
业绩总结 - 2022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1.66亿元、1.19亿元,同比变动-4.25%、-11.80%、-28.16%[3] - 2022 - 2024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48.23万元、 - 1178.27万元、 - 6089.86万元,同比变动-3.14%、-150.18%、-416.85%[3] - 2022 - 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 - 2220.98万元、 - 1564.57万元、 - 2848.45万元[3] 产品销售情况 - 2024年射频探测器收入4751.66万元,销售734套,单价6.47万元/套[12] - 2024年1.5T人医超导磁体收入505.20万元,销售6台,单价84.20万元/台[12] - 2024年1.5T&7.0T常规MRI系统收入2828.14万元,销售12台,单价235.68万元/台[12] 客户相关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小计6408.12万元,占比53.84%;2023年为7092.37万元,占比42.81%;2022年为9458.89万元,占比50.37%[7][8] - 2024年收入前五大客户为Philips、北京万东医疗、上海赛菲达、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江苏桦久医疗[45]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938.40万元,较期初下降16.31%[35] - 2024年末公司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051.94万元,较期初增加34.67%[35]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1872.33万元,同比增加11.07%[72]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296.41万元,较期初增加657.43%[72] 无形资产情况 - 2024年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3589.42万元,较期初减少27.78%,非专利技术计提减值准备1145.15万元[121] - 最近三年非专利技术摊销金额:2024年643.80万元、2023年562.52万元、2022年453.46万元[128] 研发情况 - 2024年度研发费用为2943.90万元,同比增长46.83%[182] - 32通道柔性头线圈、数字化射频系统等项目已获取意向订单[170] 未来展望 - 辰光医疗自2023年开始转型磁共振整机销售,预计近两年带来销售增量[149] - 2025 - 2032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2250.00万元、14090.00万元、15780.00万元、17360.00万元、18750.00万元、19690.00万元、20280.00万元、20890.00万元[152] 应对措施 - 针对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采取加速回款、裁撤岗位等措施[30] - 公司将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提升知名度[27] 其他 - 公司收入确认按不同销售模式有具体标准,收入和成本费用确认符合会计准则[27][28] - 年审会计师对营业收入核查包括了解业务流程等多项程序[30][31]
辰光医疗(430300) - 关于对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7-22 22:16
业绩总结 - 2022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8亿元、1.66亿元、1.19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 - 4.25%、 - 11.80%、 - 28.16%[2] - 2022 - 2024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48.23万元、 - 1178.27万元、 - 6089.86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 - 3.14%、 - 150.18%、 - 416.85%[2] - 2022 - 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 - 2220.98万元、 - 1564.57万元、 - 2848.45万元,持续三年为负数[2] 用户数据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金额6408.12万元,收入占比53.84%;2023年为7092.37万元,占比42.81%;2022年为9458.89万元,占比50.37%[5][6] - 2024年应收账款前五名苏州朗润等合计应收账款2118.28万元,占比17.79%[43] 未来展望 - 2025 - 2032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2250.00万元、14090.00万元等[132] - 公司针对营业收入下滑采取推进超导磁共振整机销售等六项措施[2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32通道柔性头线圈等已获取意向订单[148] - 2024年度研发费用为2943.90万元,同比增长46.83%[15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继续加大对研发和销售领域的投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24] - 公司针对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采取加速回款等四项措施[29]
辰光医疗: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9:07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设置 将监事会职权转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同时修订《公司章程》相关条款 [1] - 取消监事会后 第五届监事会将继续履行监督职能直至股东会审议通过该事项 [1] - 同步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 该调整符合《公司法》及北交所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 [2] 议案审议进展 - 两项议案均获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3名监事出席) 不涉及回避表决情形 [1][2] - 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具体修订内容详见北交所信息披露平台公告编号2025-055 [2] 文件披露 - 会议决议及全套文件已按规定披露 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及监管要求 [1][2]
辰光医疗(430300) -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2025-07-10 18:46
关联交易制度修订 - 2025年7月8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议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3] 关联方定义 - 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关联法人[11] - 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为关联自然人[12] 关联交易定价 - 关联交易定价顺序适用国家定价、市场价格和协商定价原则[16] 审议表决规则 - 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应回避表决[22] - 股东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部分股东应回避表决[25] 关联交易原则 - 公司关联交易应遵循诚实信用等原则,不得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15] 披露与审议标准 - 公司与关联自然人成交金额30万元以上应及时披露并经董事会审议[30] - 公司与关联法人成交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0.2%以上且超300万元应披露并经董事会审议[30] - 公司与关联方成交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2%以上且超3000万元应提供评估或审计报告并提交股东会审议[31] 担保规定 - 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需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会审议[31] 监督检查 - 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成员至少每季度查阅一次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36] 制度生效与解释 - 公司制度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并实施,修改时亦同[40] - 公司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41] 其他规定 - 公司每年可在披露上一年度报告前预计本年度关联交易总金额并履行程序和披露[30] - 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30]
辰光医疗(430300) - 总经理工作细则
2025-07-10 18:46
会议决策 - 2025年7月8日公司召开会议通过修订《总经理工作细则》议案[3] 人员任期 - 总经理及班子成员、财务总监、行政总监、研发和营销总监每届任期三年,连聘可连任[7][16][19][22][25] 工作规定 - 总经理代职超三十个工作日提交董事会决定代理人选[11] - 财务总监负责日常财务工作并向总经理报告[16] - 行政总监代表公司对外联络[19] 会议安排 - 总经理办公会定期每月一次,记录保存不少于10年[28][29] 报告要求 - 总经理原则上每季度向董事会、审计委报告,要求时五日内报告[35][36]
辰光医疗(430300) - 股东会议事规则
2025-07-10 18:46
会议审议 - 2025年7月8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议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3] 股东会召开 - 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一次,应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6] - 临时股东会不定期召开,特定情形下公司需在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月内召开[6] - 六种情形下需召开临时股东会,如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6] 会议通知 - 独立董事或单独/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董事会应10日内反馈,同意则5日内发通知[8][9]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在股东会召开10日前提临时提案,召集人2日内发补充通知[13] - 年度股东会召开20日前、临时股东会召开15日前通知股东[13] 会议相关规定 - 股权登记日与会议日期间隔不多于7个工作日,且晚于公告披露时间,登记日确认后不得变更[15] - 发出股东会通知后无正当理由不得延期或取消,否则召集人应提前至少2个工作日说明原因并通知股东[15] - 审计委员会或股东自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费用由公司承担[12] 投票规定 - 股东会网络或其他方式投票开始时间不得早于现场股东会召开前一日下午3:00,不得迟于现场股东会召开当日上午9:30,结束时间不得早于现场股东会结束当日下午3:00[17] - 公司单一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比例在30%及以上,股东会在董事、独立董事选举中应推行累积投票制[22] 候选人提名 - 董事候选人(独立董事除外)由董事会、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3%以上的股东提名[23] - 独立董事候选人由董事会、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提名[23] - 股东提名董事、独立董事候选人须于股东会召开十日前书面提交相关材料[23] 选举规则 - 股东会选举两名及以上董事、独立董事时实行累积投票制,股东有效表决票数等于所持股份数乘以待选人数[24] - 每位当选董事、独立董事得票数须超过出席股东会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股份的二分之一[24] 其他规定 - 股东会审议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并及时公开披露[26] - 股东买入公司有表决权股份违反规定,超比例部分36个月内不得行使表决权且不计入总数[27] - 公司董事会等可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禁止有偿或变相有偿征集[27] - 未填等表决票视为弃权,勾选两个选项以上的表决票也视为弃权[28] - 股东会会议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28] - 股东会通过派现等提案,公司应在会后2个月内实施具体方案[30] - 股东可在决议作出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召集程序等违法违规的股东会决议[30] - 本规则自股东会通过后生效并实施,由董事会负责解释[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