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遭遇API攻击损失亚太区第一,企业高管与一线员工认知脱节丨ToB产业观察

API安全成本与认知差异 - 中国企业在解决API安全事件上的成本最高,达到77.8万美元(约合568万人民币)[2] - 企业管理层预估API安全事件成本为51.7万美元,而一线员工预估为92万美元,存在显著认知差异[2] API攻击历史演变 - 第一阶段(2000年前):攻击集中于底层系统漏洞,如Windows 95的API漏洞[3] - 第二阶段(2000-2010年):SOAP协议引入XML注入风险,RESTful API导致会话劫持和令牌泄露问题[3] - 第三阶段(2010年后):云计算推动API成为核心数字资产,Equifax因API漏洞泄露1.4亿用户数据[3] - 第四阶段(AI时代):大模型API调用成为主流,云服务商承担更多安全责任[4] API攻击现状与数据 - 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亚太地区记录1080亿次API攻击,占所有Web攻击的15%[5] - API攻击流量增速达普通流量的3倍[4] - 中国将"保护API免受攻击"列为网络安全第一要务(27.6%),远超其他国家[5] - 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近90%受访者会在满足法规要求时考虑API安全性[5] 企业API技术缺陷 - API错误配置漏洞最为常见,占比达22.3%[6] - 传统防火墙、WAF难以应对复杂API攻击[6] - 主要攻击类型:注入攻击、越权/未授权访问、DDoS攻击[6] - DeepSeek、ChatGPT、Kimi等大模型厂商均遭受过大规模DDoS攻击[6][7] 企业应对策略 - 初创科技企业安全体系建设能力不足,更注重模型技术研发[8] - 建议分步构建API安全策略:API发现和监测、完善测试、充分记录、运行时检测、提前拦截[9][10] - 需对API安全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处理优先级达成共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