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子生物因可复美配方起争议,两大核心问题待解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因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争议陷入舆论风波 博主质疑其核心产品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 远低于宣传的0.1%以上 [1][4] - 巨子生物回应称指控不实 公布自检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高于0.1% 并质疑对方检测方法未经完整验证 [1][5] - 争议背后是化妆品行业缺乏重组胶原蛋白的法定检测标准 导致各方对检测方法和成分定义存在分歧 [3][6] 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争议 - 博主通过HPLC检测发现胶原棒氨基酸总含量仅0.0177% 推算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远低于0.1% 与成分标注不符 [4] - 巨子生物依据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检测 结果显示含量高于0.1% 并指出产品中可溶性胶原排序第七位 添加量大于0.1% [5][6] - 专家指出争议源于化妆品行业尚未建立重组胶原蛋白法定检测标准 不同检测方法需进行方法学验证 [6][7] 重组胶原蛋白定义争议 - 博主质疑产品中未检出胶原蛋白核心氨基酸甘氨酸 认为不能称为重组胶原蛋白 [9][10] - 巨子生物回应称检测方法需验证 并称产品中含有217道尔顿的胶原三肽及其他胶原肽 [9][11] - 博主反驳称217道尔顿更符合二肽特征 且未检出甘氨酸排除了三肽可能性 核心仍是含量极低问题 [11][12] 行业标准缺失问题 - 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尚无行业及国家标准 导致检测方法、成分定义和标签合规性存在争议空间 [3][6] - 国家药监局已启动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巨子生物表示参与其中 [9] - 专家指出原料形态与标注方式理解落差可能导致混淆 如溶液添加量与干重含量差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