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星单品胶原蛋白含量不足0.1%?巨子生物否认且下架涉事单品 公司营销开支是研发的19倍

行业竞争与舆论风波 - 华熙生物发布5500字长文点名10家券商研报为巨子生物站台,指责其通过对比研究贬低玻尿酸、抬高重组胶原蛋白的商业价值 [1] - 自媒体"大嘴博士研究所"检测报告显示可复美"胶原棒"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远低于行业标准0.1%下限,且缺失核心成分甘氨酸 [2] - 事件导致港股开盘后公司股价一度暴跌8%,涉事产品从官方电商渠道全面下架 [3][6] 公司技术争议与回应 - 巨子生物否认检测结果,称内部多批次检测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质疑对方采用的HPLC氨基酸定量法未获行业标准认可 [3] - "大嘴博士"反驳称HPLC方法能准确检测氨基酸总量,而公司采用的凯氏定氮法在复杂配方中存在科学局限性 [3] - 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利用虚假科学概念获取商业利益,公司长期被贴"重营销轻研发"标签 [1][7]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20.08亿元,研发开支仅1.06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的19倍 [1][7] - 皮肤护理产品贡献99.7%营收,其中可复美单品牌占比82%,可丽金占比15.2%,其余6品牌合计仅2.5% [5][6] - 2024年功能性护肤品收入43.02亿元(占比77.7%),医用敷料12.18亿元(22%),保健品及其他0.18亿元(0.3%) [6] 产品与品牌风险 - 可复美与可丽金两大品牌合计营收占比超90%,且近15年未培育出新爆款品牌 [5][7] - 涉事产品年销量超100万件,若引发集体诉讼或退货将冲击618大促业绩 [6]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线,抗风险能力较弱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