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业绩变脸,港股IPO能否成救命稻草?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65%,扣非净利润骤降38.31% [3] - 销售费用达6.95亿元,同比增长17.24%,管理费用激增导致利润空间被侵蚀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62.96%至1.08亿元,引发资金链担忧 [3][4] - 近三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亏损7933万元、3808万元、1858万元 [4] 营收与资产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7.23亿元,同比微增2.13% [4] - 总资产50.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93%,所有者权益增长8.66%至30.72亿元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1.55%降至8.09% [4] 海外市场与新品牌 - 2024年海外营收仅69.68万元,占总营收0.01%,全球化战略成效微弱 [5] - 新品牌"小鹿蓝蓝"2024年营收7.94亿元但占比下降,其他品牌如"养了个毛孩"市场表现近乎为零 [5] - 2025年跨界布局饮料和白酒市场,面临激烈竞争与盈利压力 [5] 战略目标与行业挑战 - 创始人提出2026年200亿元营收目标,但当前增速与市场环境支撑不足 [6] - 线下渠道拓展受阻,面临赵一鸣零食与零食很忙等合并集团的竞争压力 [6] - 行业价格战导致利润率下降,公司需承担高成本维持市场份额 [6] 港股IPO背景 - 港股IPO被质疑为掩盖业绩颓势的短期资金筹措手段 [1] - 多重经营挑战可能影响IPO进程,包括季节性亏损、新业务拖累等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