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 中国期货市场通过"变革"和"重构"应对不确定性,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第八届西湖大会分论坛聚焦衍生品市场数智生态,探讨创新思路以服务实体经济 [1] 大宗商品市场变局 - 2025年大宗商品波动率可能从低转高,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剧变是主因 [2] - 逆全球化、政治格局剧变和科技竞争成为大宗商品行情大变局的三大特征 [2] - 2025年特朗普政策引发全球投资者疑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 [3] - 2026年可能是大宗商品底部周期,疲弱行情可能因美国经济刺激政策改变 [3] 实体企业痛点与期货工具应用 - 塑化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压力,关注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黑色系产品单边下行行情对实业伤害大,实体企业贸易环节面临挑战 [4][5] - 亨通集团通过算法建立交易决策模型,解决期货交易决策难题 [5] -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尝试利用AI技术分析塑化产业链数据,预判风险和机会 [5][6] 期货市场创新与新能源领域 - 期货市场通过工业硅、碳酸锂等品种为光伏、锂电池企业锁定成本 [6] - 南华期货为新能源产业链客户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服务方案 [6] AI重塑衍生品行业 - AI大模型提升金融行业智能化上限,非AI企业也开始应用AI技术 [7] - 恒生电子通过AI赋能研发和客服,为金融机构提供AI解决方案 [7][8] - 晨实科技与南华期货合作开发系统,提升风险管理和效率 [8][9] - 博汇纸业通过数智化模型降低定价和结算成本1%,引领市场价格 [9] 数智化与行业升级 - AI大模型推动衍生品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 [10] - 东方财富通过金融数据训练提供交易和风控服务,建立AI风控体系 [10] - DeepSeek开源降低算力需求并提升能力,推动金融数智化普惠 [10][11] - 未来大模型将延伸新生态,改变金融机构IT系统和架构 [11]
AI赋能 期货衍生品市场加速构建数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