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市场2024年展现出强劲上涨动能,募资金额重回全球第一席位,年内募资额达771.23亿港元(合98.36亿美元)[2]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025年以来为2490.29亿港元,是2018年1074.2亿港元的2.32倍,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达5945.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近1.52倍[6] - 恒生指数当前市盈率10.48倍,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6.06倍和日经225指数的17.94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0.76倍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的39.24倍[6] 港股IPO市场变化 - 宁德时代成为2025年以来全球最大IPO,募资总额约410.06亿港元,吸引15个国家和地区主权基金与长线资本[1] - 港交所优化IPO审批流程并推出"科企专线",截至5月27日排队IPO企业超150家,其中A股公司超40家,2025年新增"A+H"公司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2] - 2025年港股IPO破发率25.93%,处于2017年以来低点,映恩生物上市首日上涨116.7%,蜜雪集团涨43.21%[8] 行业结构变化 - 资讯科技业IPO数量从2021年7家增至2024年18家,占比达25.71%历史最高值,医疗保健业和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占比稳定[5] - 工业工程行业年内新股募资439.68亿港元居首(宁德时代为主),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募资139.46亿港元次之(恒瑞医药占98.9亿港元)[3] - 地产建筑业IPO占比从2020年30%降至2023年8.25%,金融业占比从2015-2017年10%以上降至2024年2.86%[4] 资金偏好与市值结构 - 消费和科技类行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44%,较2015年末24%显著提升,市场资金偏爱新消费、科技及稀缺性领域[7] - 南向资金前五大重仓股从传统金融股变为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小米集团-W等科技消费类股票[7] - 宁德时代港股相对A股有10.39%溢价,国际长线资金持续配置优质资产,外资持有其A股近1400亿元人民币背景下仍参与港股发行[10] A股公司赴港上市动态 - 除宁德时代外,恒瑞医药、赤峰黄金等已赴港上市,海天味业、均胜电子、三花智控等已递表,三一重工、韦尔股份、牧原股份近期申请港股挂牌[9][11] - A股优秀制造业公司赴港上市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标的,香港作为全球制造业估值洼地持续吸引资金配置[11]
10年数据透视港股IPO生态 国际长线资金积极配置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