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马中国,踩上悬崖|深氪lite
宝马公司宝马公司(US:BMWYY) 36氪·2025-05-28 16:31

豪华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新势力品牌如问界M9、理想L9崛起,抢占宝马X5市场份额[2] - 宝马退出价格战后客户流失加剧,转向购买新势力车型[3] - 奔驰E级保持月销1.5万辆,显示豪华轿车市场仍有稳定需求[16] 宝马价格体系崩溃 - 宝马X5成交价从70万加价降至54万落地仍滞销[2] - 新5系指导价43万无人问津,多次降价后销量仅回升至8000辆[10] - 经销商内卷导致宝马i3落地价跌破18万,较指导价30-40万腰斩[12] 经销商模式困境 - 宝马经销商数量从2014年460家飙升至2017年600家,管理难度激增[5][6] - 小型经销商因库存压力被迫低价倾销,引发价格体系崩盘[10] - 80%客户为比价而来,经销商间恶性竞争加剧[13] 产品力与市场错位 - 宝马G底盘(2018年后)驾控优势被特斯拉Model 3、极氪等电动车稀释[17][18] - 新5系长轴距版底盘调校由德国团队主导,未考虑中国舒适性需求[21] - 中国研发团队无核心开发权限,德国总部坚持技术本位主义[22][23] 战略转型滞后 - 智能驾驶合作需2-3年落地,远慢于市场节奏[15] - 2026年新车型仍坚持欧洲中心主义开发思路[24] - 奔驰已建立中国竞品分析团队,奥迪推出中国专供品牌[24] 历史销量对比 - 2014年宝马5系年销13.84万辆,2023年暴跌至8.9万辆[5][20] - 2025Q1宝马中国销量15.52万辆,同比下滑17.2%[15] 品牌价值衰减 - 消费者形成降价预期,29.9万成为5系价格天花板[13] - 情怀客户占比提升,新客被新势力分流[2][13] - 终端销售人才标准从专业能力降级为议价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