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 - 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0%至人民币957亿元(约合13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人民币59亿元(约合8.24亿美元)[4] - 净收入同比下降47%至人民币147亿元(约合21亿美元),比普遍预期少人民币110亿元(约合15亿美元)[4] - 业绩下滑归因于外部环境变化及加大对商家支持的投资[4] 商业模式挑战 - 商业模式面临关税、最低限度豁免结束及中国零售价格竞争的综合压力[5] - 国内消费情绪低迷及关税政策对运营模式构成挑战[1] - 财务收费显著影响盈利能力[4] 国际市场动态 - 美国购物者因关税和取消免税优惠导致价格上涨而减少使用Temu[6] - 欧盟提议对价值低于150欧元包裹征收2欧元统一关税,G7国家讨论对中国低价商品加征关税[6][8] - 欧盟计划对发货到仓库的每件商品征税0.5欧元,推动供应链本地化[14] 欧洲市场战略 - 欧洲市场份额预计增长至35%-40%,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市场[11] - 欧洲活跃用户突破1.2亿,2025年GMV预计达580亿欧元(同比增长45%)[11] - 在德、法、意月收货人数均超1000万,欧洲市场推动作用显著[11] - 大幅削减美国数字广告投放,欧洲广告支出增加(法国涨40%、英国涨20%)[10] 供应链与运营调整 - 开启欧洲本地仓储服务,与DHL合作实现80%订单本地仓发货[14] - 调整运营模式:取消超低价商品、缩减补贴、转向品类精细化管理[14] - 推行半托管模式降低履约成本并提高平均订单价值[14] - 利用小包裹直邮免税优势及全托管模式快速抢占欧美市场[11] 监管与舆论压力 - 欧盟点名Temu,指出40%被标记不安全产品从中国进口[10] - 公司否认低价倾销指控,称低价源于供应链效率[11] - 欧盟拟要求电商平台对危险或非法产品担责,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关税豁免[10]
Temu危局:欧洲本地化能否扭转颓势?跨境卖家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