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富士康郑州iPhone工厂:生产线背后的中国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郑州报道从新郑机场驱车15分钟,就来到了富士康郑州科技园。这里,是 苹果手机iPhone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全球知名的iPhone代工厂巨头,富士康在全国多地布局了制造园区,郑州则是中原地区的重镇。 2010年,富士康首次"牵手"河南,在郑州航空港区引入苹果手机产线。 事实上,富士康在中国民众的眼中,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大型企业升格为制造产业的一个符号,这种符号 的印象是复杂多元的。 整体而言,在"代工"标签背后,富士康的精密技术是中国整体制造技术快速进步的代表,在富士康的发 展带动下,国内也涌现一批产业链企业。同时,随着资深技术人才的积累、"00后"等更多年轻人进入产 线工作,富士康的企业文化也在更迭之中。 5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富士康郑州航空港厂区,探访一线生产情况。Apple亚洲采购及运营 管理副总裁崔玉善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富士康的郑州厂区有15年的历史,从iPhone 4s一直延续到最 新的iPhone 16 系列,一些制程已经发展到全自动化,这也是苹果在中国的供应商智能制造的一个缩 影。"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幻,苹果和富士康高管一直强调的是,中国供应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