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两年业绩“变脸”,北方长龙拟收购河南众晟

公司收购案概况 - 北方长龙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河南众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1] - 此次收购被视为公司扭转业绩连续下滑的自救之举,不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6] - 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方案 [9] 北方长龙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1.35亿元,扣非净利润-711万元,同比下滑106.12% [2]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0.1%至1.08亿元,归母净亏损108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595万元 [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057万元,同比下降16.86%,净利润-507万元,同比下滑244.16% [4] - 业绩下滑主因是军方订单延迟和订单波动的不确定性 [4] 河南众晟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玻璃钢拉挤设备、拉挤模具、复合材料制品及技术开发 [10] - 拥有26条拉挤生产线,年产各种玻璃钢制品20000余吨 [11] - 产品应用于风力发电、光伏供电配套项目、电力行业、新能源等领域 [11] - 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青岛海信日立等头部企业,产品出口27个国家及地区 [12] 收购战略逻辑 - 河南众晟主营民用复合材料,与北方长龙军工业务形成互补 [15] - 国内复合材料市场高速增长,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年均增长超10% [15] - 北方长龙军工技术可外溢民用市场,如5G基站屏蔽罩、新能源车电池包防护等领域 [15] - 收购有助于拓展民用复合材料领域,提升业绩成长性,强化军民融合发展 [18] 市场反应与外资动向 - J.P. Morgan、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等4家外资机构集体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9] - 收购公告发布后,上市公司股吧热度飙升 [18] 潜在挑战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已达38%,收购可能加剧偿债压力 [19] - 军工企业与民企在供应链管理、客户交付周期上存在显著差异 [18] - 军转民技术协同的落地进度存在风险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