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县域经济进化论:“榕树效应”与“造极行动”重构产业生态丨粤来粤好百千万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广东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力量,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关键年,重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 - 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原则,通过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延伸激活发展动能[2] 产业集群发展 - 东莞长安镇生产全球1/8智能手机,培育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3] - 阳西县打造"1+3+X"特色产业集群,海水鱼苗年产量达40亿尾,带动超3万人增收,2024年GDP增长10%[4] - 博罗县2024年GDP达952.2亿元,有望成为广东首个千亿县,目标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6] - 四会市集聚10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产业集群产值519.5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产值133.2亿元[7]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汕尾红海湾改造废弃厂房为咖啡馆,"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7%,旅游收入增长17.8%[8] - 广东100个乡村旅游点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9] - 茂名柏桥服务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夜市摊主日收入近300元,形成交通+农商文旅融合典范[10] 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广东57个县(市)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11] - 2025年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1元,同比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