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打新机制起变化 引发“散户失权”讨论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在她看来,新股面向公众的配售比例过 高,可能会对后市表现形成卖压,小盘股承压相对更加明显。而机构投资者相对更成熟、持股更长期, 可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减小新股的后市波动。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亦提到,机构投资者提供的稳定且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与企 业的融资需求和战略规划更为契合。一些企业为了避免上市过程中受到过多散户投资者的影响,也会倾 向于选择机构主导的发行模式。 据他判断,港股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本身占比较大,港交所的相关政策调整会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结构向 机构倾斜。而散户目前仍是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当这部分投资者参与度降低,或许会 对市场活跃度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Wind数据显示,2025年港股已迎来27只新股,其中7只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破发率为26%。而 去年同期,有19家公司在港股上市,破发率则为32%。同时,前述27只新股中有10只上市首日涨幅超过 20%,"大肉签"之首映恩生物甚至收涨116.7%,不计手续费,中签一手可赚超一万元人民币。 新股表现向好,也吸引着散户积极参与港股打新。5月以来,过半IPO项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