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让每一吨碳有“迹”可寻

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与推广 - 公司主导编制《国内上游原油、天然气及油气衍生品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和《石油石化碳盘查实务手册》,规范了核算边界、分配规则、计算方法及数据质量要求,并在国内上游油气企业全面推广 [1] - 2018年起公司率先在国内油气行业开展原油产品碳足迹核算,目前17家油气开发单位全部完成碳足迹核算认证,实现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全覆盖 [1] - 油气产品碳足迹定义为每生产1吨原油或1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碳排放量,涵盖勘探、开采、集输及生产服务商等环节 [1] 碳足迹核算实践与成效 - 2018年以孤东采油厂为试点,全面核算原料获取和生产环节碳足迹,获得中国石化首张"油气产品碳足迹评价"证书 [1] - 通过碳足迹核算明确各工艺碳排放来源和总量,为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过程中降低碳排放提供依据 [1] - 2023年建成国内油气行业首个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实现油田各系统用能和碳排放在线监控 [2] 减排措施与成果 - 根据分析,油田注入、采油、集输环节碳排放占比分别为35.4%、22.6%、8%,是管控重点 [2] - 设定55项关键监测指标,围绕油气开发调整和地面工艺提效开展常态化诊断分析 [2] - 通过技术推广年减少电力消耗1.1亿千瓦时、天然气消耗2200万立方米,年发绿电5.5亿千瓦时,合计形成降碳能力150余万吨 [2] 低碳示范项目建设 - 2022年以来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家"碳中和"原油库及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3] - "十四五"期间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持续降低,2024年在生产规模大幅上升情况下仍保持同比下降趋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