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此前放缓 [3][5] - 营业利润160.86亿元,同比下降38%,低于市场预期 [1][3] - 销售费用同比激增43%至334.03亿元,主要因"百亿减免"计划实施 [7] - 毛利率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至57%,佣金收入增速仅6%明显低于预期的22.3% [5][7] 商家扶持战略 - 2023年8月启动"百亿减免",通过减免技术服务费、退返推广服务费等投入超百亿资源 [7][8] - 2024年4月升级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1000亿元支持中小商家 [8][9] - 措施包括降低偏远地区物流成本、不限次售后申诉、对标国补价格标准等 [7][9] - 已覆盖超1000万商家,典型案例显示代工厂转型自主品牌后利润率显著提升 [7][12] 业务结构变化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2亿元同比增长15%,交易服务收入469.50亿元增速放缓至6% [5] - "新质供给"团队深入永康厨具、温州女鞋等产业带,推动商家从代工转向品牌化运营 [12] - 农产品专项制定细分标准(如荔枝单果18克),高规格产品利润提升5%,预售订单超3万单 [16][17] 长期发展逻辑 - 管理层明确将短期利润投入视为长期价值投资,强调五年以上的评估周期 [8][13] - 通过降低商家成本→提升产品品质→优化消费体验→反哺平台的闭环构建生态护城河 [13][19] - 产业带案例显示商家将节省的运营开支转向研发,如厨具厂商改进产品参数使日销达2000单 [12][17] 行业影响 - 农产品领域推动从"粗放采摘"转向分级筛选,收购价每斤提高5元带动上游农户增收 [17] - "多多好特产"已覆盖10余个农产区,定制化方案提升复购率并优化供应链环节 [15][19] - 专家评价该模式创设供需双侧良性循环,最终将形成生态性变革红利 [13]
牺牲短期利润,拼多多为什么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