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企深耕印尼镍全产业链,“一带一路”框架下助推绿色转型

中印尼双边关系与"一带一路"合作 - 2025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和万隆会议70周年[1] - 雅万高铁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极大改善印尼交通基础设施[1]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78亿美元 同比增长6.1% 中国连续12年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1] - 双方签署经济发展政策合作谅解备忘录 将在宏观经济、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3] 印尼镍资源禀赋与全球地位 - 印尼为东南亚重要经济体和全球矿产资源供应大国 镍、锡、铜等矿藏储量丰富[4] - 全球镍资源储量约9500万吨金属镍 红土镍矿占比超70%[4] - 印尼拥有全球最丰富红土镍矿资源 储量占全球1/4[4] - 印尼镍产量从2021年104万吨(占全球38%)跃升至2023年180万吨(全球占比超50%)[9] - 镍产品出口额从2014年10亿美元增至2023年209亿美元 实现从原料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9] 中资企业在印尼镍产业投资布局 - 青山控股2009年10月首次投资印尼红土镍矿开发[5] - 格林美2019年1月投资青美邦镍资源项目 打造从镍资源到动力电池的全产业链[5] - 华友钴业2021年5月设立合资公司建设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 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和1.5万吨钴金属量[5] - 格林美与印尼默迪卡电池材料成立合资企业 成为印尼首个本地矿主主导的新能源材料公司[7] - 华友钴业2022年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开发高压酸浸湿法项目[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印尼2020年通过《矿业法》禁止未经加工镍矿出口 要求建设国内加工厂[7] - 格林美2024年在万隆建成"一带一路"首个联合研究实验室 投资3000万美元 配置300余套研究设备[8] - 实验室由万隆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建设 涵盖12个实验室和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 镍技术应用实现低品位镍资源全量利用 推动钴资源开发 引导产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8]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传统火法工艺单位碳排放量为湿法工艺5-10倍[11] - 高压酸浸工艺生产的氢氧化镍钴碳排放强度仅相当于火法工艺产品的10%[11] - 欧盟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至42.5% 并发布《碳关税法案》强调可持续发展[11] - 格林美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协议建设零碳、智慧型镍资源高压酸浸绿色冶炼厂[10] - 绿色镍资源产品有望享受绿色溢价 湿法高压酸浸工艺将成为行业主要趋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