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弱与市场交易 - 美元走弱主要是市场交易的结果,投资者因不确定性削减对美元资产的超配程度,美元指数一度跌破100大关 [1] - 美元长期被高估10%~20%,损害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并加剧贸易逆差,关税政策破坏强势美元的核心支柱 [3] - 弱美元是政策不确定性的副产品,并非政府有意为之的目标,投资者因重估资产回报率预期而调整配置 [3] 海湖庄园协议与学术争议 - "海湖庄园协议"概念源于米兰的学术报告,但米兰澄清该论文并非政府政策,美元霸权终结的叙事短期内不会发生 [1][3] - 报告指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导致长期高估,但市场担忧被过度解读 [1][3] 美债市场动态与隐忧 - 10年、3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4.5%、5%,市场担忧美债供给膨胀和财政刺激预期导致功能失调 [4] - 海外投资者持仓未降,本地投资者减仓,财政部计划调整SLR以鼓励银行增持美债,但效果可能有限 [5] - 短期国债发行比例已达20%-30%,进一步压缩空间有限,2026年或需发行更多长债 [6] 减税政策与财政影响 - 减税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但长期因增税政策实为"净增税",并非扩张性预算 [8] - 法案包括1.5万亿美元削支,涉及医疗补助削减、取消电动车抵免及对高校捐赠基金增税 [8] 贸易谈判与关税影响 - 欧美贸易谈判存在诉求错位,欧盟提议工业品零关税,美国或坚持最低10%关税 [9] - 美国关税收入占GDP 1.5%,2025年或达2.1%,加征关税可能导致核心PCE通胀升至3.5% [10] - 企业利用关税作为涨价借口,如洗衣机加税后连带烘干机提价,强化定价权 [10]
对话瑞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海湖庄园协议”只是臆测,弱美元并非政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