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竞相海外“拿牌” 抢占先发优势
跨境支付行业全球化趋势 - 多家支付机构如PingPong和移卡近期宣布获得海外支付牌照,反映行业全球化、合规化发展趋势 [1] -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头部机构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以抢占先发优势 [1] - 支付机构谋求从单一支付通道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满足企业出海全链路需求 [3] PingPong全球化布局 - PingPong获得马来西亚MSB牌照,成为中国首家持有该牌照的ToB跨境支付机构 [2] - 牌照允许PingPong为马来西亚本地企业提供全球支付解决方案,支持本地货币及主流货币跨境收付 [2] - 公司已累计获得60多张全球支付牌照及许可,2025年重点扩大东南亚、中东市场合规建设 [2] - 业务覆盖欧美、东南亚等区域的本地化支付服务网络 [2] 移卡海外业务发展 - 移卡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MTL牌照,是其近年来海外布局的重要进展 [3] - 自2021年探索海外市场以来,已获得新加坡、美国等多国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 [3] - 推出本地钱包、海外钱包、外汇及跨境汇款等服务,2024年海外业务交易量同比增长近5倍 [3] 支付机构助力企业出海 - 连连数字2024年5月获得卢森堡EMI牌照,服务覆盖超100个国家地区,支持130多种货币交易 [4] - 中资支付机构布局海外可满足跨境交易需求增长,保障企业资金信息安全,助力供应链稳定 [4] - 海外牌照有助于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4] 行业竞争格局 - 获取境外支付牌照难度高,需经历复杂流程和严格审查,是检验机构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3] - 头部机构将加强牌照、技术、生态等方面优势,中小机构需聚焦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