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杰股份筹划易主背后:跨界光伏深陷亏损泥潭 光伏产线继续停产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陶建伟变更为上海启烁及黄荣耀 通过4.18元/股价格转让5.03%股份(对应2310万股 总价9655.8万元)及委托14.91%股份表决权实现 [1][2] - 上海启烁为2025年4月新设特殊目的载体 由黄荣耀通过广东创管投资公司(持股51.44%)控制 依托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资源 [2] - 新股东计划优化主营业务结构并寻找新增长点 同时化解债务问题 暗示可能进行资本运作或业务重组 [2] 股东交易与资金动向 - 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四次套现累计收割超6亿元 包括2022年股权转让套现4.84亿元 2023年初减持套现1.36亿元 及此次控制权转让获现金近亿元 [2] - 股份转让较市价溢价5.8% 上海启烁仅支付不足1亿元现金即获得19.94%表决权 大幅降低收购成本 [2] 光伏业务状况 - 扬州棒杰光伏生产线自2025年3月1日停产检修 原计划3个月内复产 但6月2日公告宣布继续停产且未提及复产时间 实质性陷入停滞 [1][3] - 公司2022年跨界光伏 一年内抛出超百亿投资计划(扬州10GW电池片+江山16GW电池硅片+10GW组件) 但2023年光伏营收仅2.29亿元(占比30%) 导致全年亏损0.88亿元 [3] - 2024年亏损扩大至6.72亿元 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5% 光伏电池片价格2024年跌幅超40% 扬州棒杰2023年净亏1.6亿元 2024年毛利率低至-32.93% [3] 行业与公司治理警示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加剧 缺乏技术壁垒的资本跟风在产能过剩行业中成为代价 [3] - 公司治理失效表现为实控人高位减持及职业经理人内幕交易 内部约束机制形同虚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