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产业如何突围?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位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型终端产品,开启万亿级市场,是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最前沿领域之一 [1] - 当前处于具生智能发展的前期攻关阶段,技术进步、市场规模、大规模商用、下游渗透尚未爆发式增长,国内外布局角力未定 [1] - 广州需把握未来3-10年窗口期,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聚链成势,形成具有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兴产业生态圈 [1]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在探索中,现阶段最佳投资机会可能在产业链的组件制造环节 [2] - 广州可发展人形机器人整机品牌为牵引,同步推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 [2] - 国际国内产业链趋势为"核心零部件生产+本体生产+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中国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已超百家 [3] - 广州可通过政策鼓励和园区建设,打造专业化机器人制造基地,形成以黄埔区为核心、增城区为特色、南沙区和花都区为拓展节点的产业布局 [3] - 需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系统设计、云边端融合、高精度触觉传感等关键技术,加快实现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本土化 [3] 创新体系与人才发展 - 企业是创新的关键主体,需大型龙头企业和大量科技中小企业共同打造产业链、创新链 [4] - 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深度合作,联合设立机器人研究实验室,积累技术专利,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4] -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人才年轻化、专业化、团队小型化特征明显,需营造良好青年创新发展氛围 [6] - 支持本地高校设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优化创新资源、资金、人才配置结构 [6]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生产需解决成本和落地场景问题,找到大规模应用场景是产业闭环发展的关键 [5] - 广州可支持机器人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研发,在电子信息、汽车、物流等适合规模化作业的行业创建示范应用场景 [5] - 需在供给端做实两业融合、两化转型路径,在需求端着力场景适配性改造升级,改善应用环境 [5] 资本支持与金融体系 - 人形机器人是成本高企的前沿创新领域,需要大量资本支持,投资者多为世界500强等风投资本 [7] - 广州需发挥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优势,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科技投资专业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科技投资平台 [7] - 应围绕数字化进程、可持续生活、未来新消费等新趋势,投资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等新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