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牛顿时刻”到“鸡肋时刻”:微软免费Sora的尴尬首秀
微软微软(US:MSFT) 虎嗅·2025-06-05 18:34

微软Bing视频生成器发布 - 微软Bing推出基于OpenAI Sora模型的视频创作器,首次面向用户免费开放[2] - 功能允许通过文本提示生成视频,但存在明显局限:视频长度仅5秒,画面比例仅9:16,最多排队生成3个视频[12] - 生成速度较慢,Fast模式需几分钟,Standard模式需数小时[12] Sora模型发展历程 - Sora曾被OpenAI誉为"AI视频领域的牛顿时刻",但因延期、高价和安全问题导致市场期待消退[8] - 从2024年初发布到年末上线,期间不断释放小道消息展示能力,但频繁跳票错过黄金发展期[28][31] - 最终发布时被OpenAI CEO称为"视频版的GPT-1"[28] 产品性能对比 - Bing视频生成器效果停留在2024年水准,处理复杂提示词准确性不足,与用户期望有差距[26] - 测试案例显示:羊驼跳舞场景中主体辨识度低,背景AI感强;茶杯场景色彩生硬,视觉效果奇怪[14][22] - 与Sora原版对比,后者在动态光效、动作流畅度和画面协调性上明显更优[15][2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厂商如快手可灵、字节即梦、通义万相等已完成多次迭代,部分产品已跑通商业化[30][39] - 谷歌Veo3在性能上领先但成本高,而Kling等价格适中产品迅速积累2200万用户[44] - 阿里巴巴通义团队采取开源策略,在开源领域获取关注[43] 微软与OpenAI关系 - 双方从紧密合作到"心生嫌隙",贯穿Sora研发周期[32] - 微软2024年招揽Mustafa Suleyman负责AI业务,意图摆脱对OpenAI依赖[33] - 围绕Sora发布策略和资源支持存在博弈,微软最终获得"副产品"而非完整产品[6][7] 市场影响与展望 - 微软免费策略可能引发新一轮行业竞争,但行动被视为被动追赶而非创新[45] - Sora仍具技术优势,结合微软庞大用户生态可能快速扩大影响力[38][39] - 行业共识认为AI下半场比拼产品能力,场景入口将成为关键[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