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定位 - 可信数据空间是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1][2] - 其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解决数据流通中的信任成本问题 [1][4] - 到2028年国内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激活数据要素市场万亿元规模 [1][13] 国际发展现状 - 美国2005年率先提出数据空间概念,亚马逊2023年推出首个数据空间沙盒开发环境 [3] - 欧洲2020年启动共同数据空间计划,已在制造业等领域建成约160个数据空间,德法联合推出GAIA-X平台 [3] - 中国需构建覆盖微观到宏观的"中国式可信数据空间体系"以应对国际竞争 [3] 国内发展基础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国家数据局2024年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6个省份将数据空间写入政策文件 [8][9] - 实践探索初见成效:华为、阿里等7家企业产品通过可信评估,北京金融数据空间覆盖330万市场主体 [10][11] - 标准建设加速推进:IEEE P 3158《可信数据空间系统架构》等国际国内标准相继发布 [12] 市场前景与机遇 - 市场规模预测:2028年中国可信数据空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带动产业链超万亿元 [2][13] - 技术设施增量:区块链相关市场规模2025年超1900亿元,隐私计算2025年达145亿元 [14] - 数商生态崛起:数据标注市场2029年增至204亿元,全球数据经纪人2030年达5400亿美元 [15] 重点应用场景 - 企业数据空间:1.89亿经营主体构成主阵地,华为、长虹已实现供应链数据流通 [10][17] - 行业数据空间:北京金融数据空间含4000余数据项,温州营销数据空间创收5.23亿元 [11][12] - 城市数据空间:南京归集342亿条政务数据,未来80%数据流通发生在城市空间 [12][18] 发展路径建议 - 技术创新:强化隐私计算、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2030年智能合约市场规模达98.5亿美元 [14][23] - 国际合作:以跨境数据空间为突破口,2025年中国数据跨境流动量占全球27.8% [18][23] - 场景驱动:在政务、医疗等10大行业打造标杆项目,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24]
大力建设可信数据空间 激活万亿元市场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