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投顾五年沉淀转常规,AI能否攻克“情感信任”壁垒?

基金投顾行业发展现状 - 基金投顾业务已运行五年有余,试点机构数量增至60余家,覆盖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多元主体 [1] - 券商投顾人员已超8万人,其中13家头部券商的投顾团队人员均超过2000人 [2] - 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相关政策持续释放利好 [2] - 基金投顾客户平均收益率长期跑赢自主购买基金的客户,2022-2024年间重点布局货币、债券、固收+等低波动资产 [3] 业务创新与服务模式 - 创新性将基金投顾与公益事业相连,推出行业首只基金投顾公益组合,50%以上投顾服务费投入公益事业 [3] - "益招向善•致远前行"公益系列金融服务已推出助学、养老两大主题,累计签约规模突破8亿元,覆盖近千位投资者 [3] - 基金投顾投资门槛低至100-1000元,具有普惠特点 [4] - 探索"养老FOF+投顾"模式,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 [5] AI技术应用与挑战 - AI技术在客户服务、投资决策、风险管控等多个场景展开尝试,DeepSeek等AI技术成本下降至数十分之一 [6] - AI应用主要集中在客户画像与智能推荐、自动化运营等环节,但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投顾 [6] - AI在情感支持、非理性行为干预及定制化信任关系建立上存在短板,市场剧烈波动时人工投顾的情绪安抚作用仍不可替代 [7] - 当前AI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为主,仍需人工复核决策过程,未来有较大应用空间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需在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基础上,逐步拓宽可投资产品类别、丰富业务参与主体 [5] - 实现"AI承担标准化工作,人工服务聚焦高附加值服务"的分工模式 [7] - 持牌机构需平衡风控能力与业务创新,AI技术价值实现关键在于"如何用"与"如何用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