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行业竞争激烈,中国汽车仍需补上“体系能力”短板
行业竞争态势 -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延续激烈竞争态势 行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部分企业转向价格战与短期策略以维持销量 对整条产业链造成显著压力 [2] - 公司反对"无底线、无道德、无法律"的恶性竞争 承诺旗下品牌不会以损害用户利益的方式换取市场份额 [2] - 价格体系混乱和部分企业的夸大宣传已开始冲击消费者信任 出现"0公里二手车"出口扰乱海外市场的趋势 [2] 智能化发展 - 公司在部署新技术时强调不应将用户变为"试验对象" 必须建立符合法规的验证流程 [2] - 旗下智能化车型普遍配备冗余传感器系统 如阿维塔11配备3颗激光雷达和34个传感器 旨在极端场景中提升安全性 [3] - 在智能化方向累计投入超600亿元 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 以研发能力支撑安全合规 [3] - 强调安全应是智能化落地的前提 需持续投入安全机制、算法稳健性和验证标准 [2] 全球化战略 - 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和设计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但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合规机制、ESG标准和本地合作等挑战 [3] - 全球化不能仅靠产品输出 需构建适应本地市场的运营体系 包括与当地合作伙伴协同发展 重视就业、环境与法规适配 [4] - 指出部分看似"技术领先"的企业进入全球规则体系后才发现能力不够完备 需推动从产品出海转向体系出海 [4] 行业展望 - 行业正处于快速演变期 但可能在1-2年内回归到更加理性、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4] - 建议行业参与者基于价值维度展开协作 共同构建良性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