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歉了!兴业银行大瓜,彻底公开化后,为啥让那么多人破防?

兴业银行实习计划事件 - 兴业银行推出"2025菁英实习计划",承诺为存款1000万以上的客户子女提供谷歌、字节、中金资本等名企实习机会,且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 [1] - 该计划引发舆论争议后,兴业银行迅速发表致歉声明,承认项目存在不妥之处 [3] - 该服务由第三方机构执行,属于面向高净值客户的增值服务 [9] 付费实习产业链现状 - 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付费实习已成"潜规则",头部券商行研实习岗2020年报价已达15万 [4] - 中介机构提供"简历润色"、"内推"、"面试辅导"等全套服务,部分承诺"百分百发offer"或"无offer全额退款" [11] - 实习分为"走人事"和"不走人事"两类,前者报价16000-25000元,后者约14000元,部分支持远程实习并提供证明 [12] 典型案例与操作模式 - 英国留学生花费1.8万通过中介获得普华永道实习,后续获得多家券商面试邀约 [4][6] - 有求职者借款50万支付顶级外资投行实习经费,目标通过转正年薪覆盖成本 [14] - 某应届生花费11万获得腰部券商实习机会,实际被安排在访客室未接触任何工作 [18] 行业乱象与风险 - 部分实习资源为机构与员工私下合作,企业不知情导致权益无保障,甚至出现假冒员工和假办公场地的情况 [20] - 存在背调不通过、offer撤回、假实习证明等欺诈案例,维权难度大 [16][18] - 灰色产业链加剧就业市场内卷,扭曲实习初衷,损害企业形象和求职者公平竞争机会 [23] 行业影响与反思 - 付费实习导致能力与背景不匹配,部分求职者面试时暴露真实水平 [25] - 产业链隐蔽性强,监管缺位使得信息不对称的求职者处于被动地位 [23] - 行业需警惕"纸面背景提升"现象,关注实际能力培养而非短期包装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