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房子”不等于“贵房子”,新产品遍地开花,多家房企正在搭建有关产品体系 | 追问好房子

行业政策与标准 - 住建部明确"好房子"定义,强调需通过完善设计、材料、建造、设备等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住房品质,而非单纯追求面积和价格[3][4]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5月全面实施,要求住宅建设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等原则[4]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配套有望进一步完善,中指研究院认为其将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5] 土地市场动态 - 北京怀柔HR00—0103—6012地块以3.59亿元成交,要求结合"好房子"政策提升得房率,限高36米且地上建筑规模2.17万平米[6] - 杭州首批落实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的地块出让,3宗地揽金42.49亿元,平均溢价率达41.4%[6] - 多城"好房子"地块出让量增加,土拍规则更新引导房企建设高品质住宅,地块分布从市区延伸至城郊[3][6] 房企战略与实践 - 龙湖集团推出云河颂等改善型产品,中海地产计划在京沪落地"中海好房子",绿城集团推进产品进阶[7] - 中粮大悦城以"主动健康+场景生活"为核心打造"好房子实验室",2024年已完成住宅价值底盘等研究并转型高端改善类项目[8] - 头部房企形成"调研—标准—落地"闭环逻辑,中粮大悦城通过产业链共创和前置研发体系强化产品竞争力[8][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好房子"被视为房地产新赛道,需解决设计、材料、施工等系统性难题,细节优化仍是推进重点[4] - 住建部强调"好房子"应覆盖不同地区、面积和价位,需在性能、服务、运营上解决客户痛点[9] - 房企需长期投入适应市场变化,如中粮大悦城增加绿色、健康及智能化研发,通过实验室测试技术落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