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机器人赛道融资与IPO动态 - 卧安机器人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产品矩阵覆盖7种品类,已打造42款AI具身家用机器人产品[1][2] - 乐享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近3亿元,专注于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1][3] - 鹿明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半年内连续完成3轮融资,天使轮累计融资近2亿元,聚焦家庭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1][3] - 云鲸智能完成1亿美元融资并启动Pre-IPO轮融资,成立至今已完成超10轮融资,与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科技并称"扫地机器人四小龙"[2] 家用机器人产品形态与技术路线 - 卧安机器人产品形态多样,包括类人形家庭服务机器人、仿生宠物机器人以及圆型、方柱形等不同形态的功能机器人[4] - 乐享科技开发50厘米高小型机器人Z-Bot和履带式户外运动机器人W-Bot,鹿明机器人选择双足设计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系列[5][6] - 行业存在形态争议,宇树科技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认为不应局限于人形设计,但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具有更广阔前景[7] - 云鲸智能专注于收纳和清洁刚需功能,已布局AI双目视觉、机械臂、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板块[8] 家用机器人商业化前景 - 全球AI具身家用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9亿元增至2029年6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0.2%[9] - 专用家用机器人比通用人形机器人更早实现商业化,因技术难度更低且聚焦高频刚性需求[9][10] - 云鲸智能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130%,海外市场增长近700%,已实现稳定盈利[11] - 卧安机器人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75亿元、4.57亿元和6.1亿元,亏损逐年收窄至307.4万元[11]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家用机器人赛道分为通用机器人公司和专注家庭场景的具身机器人公司两大派别[7] - 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垂类机器人是互补关系,各自技术积累可相互促进[10] - 科沃斯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仍面临挑战,垂类家用机器人技术已趋成熟[10]
排队融资、IPO,机器人这一赛道太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