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假药”还是保健品?饶毅和刘革新争的是什么

核心观点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通过"秀肌肉"营销引发与科学家的争议,带动麦角硫因胶囊销量暴增1482万元(增长近100%),并推动公司股价上涨20%至历史高点 [1][2][3] - 麦角硫因胶囊作为膳食补充剂存在监管争议:尚未取得中国保健品"蓝帽子"认证,但通过跨境电商销售日本合法产品,公司计划申请新食品原料资质 [2][5][8] - 争议事件背后是科伦系企业面临传统业务衰退:科伦药业一季度营收下滑29.42%、利润下滑51.38%,川宁生物营收下滑14.85%,公司正转型大健康赛道寻求突破 [11][12][14] 产品与营销 - 麦角硫因胶囊定价1199元/瓶(60粒),通过日本合作方生产,原料来自子公司川宁生物,6月7-8日销售额达3464万元 [5][10] - 营销策略存在擦边球争议:公众号持续宣传成分功效但未直接声称产品功能,专家认为易误导消费者涉嫌违规 [8][9] - 董事长个人形象营销效果显著:75岁肌肉照使小众产品"出圈",但引发学术界对其科学依据的质疑 [4][6][7] 公司经营状况 - 科伦药业面临结构性挑战:输液业务营收从超百亿降至2024年不足90亿,占比首次低于40%,非输液业务同步下滑 [14] - 子公司表现分化:科伦博泰拟配股筹资19.43亿港元创港股生物药企年度纪录,川宁生物业绩下滑但股价随事件反弹26.52% [12][15] - 转型战略明确:将大健康列为新赛道,麦角硫因是首个公开产品,管理层称后续有保密项目储备 [12][13] 市场反应 - 股价呈现事件驱动特征:争议初期股价下跌4.98%,随后两周内科伦药业涨20%、川宁生物涨26.52%均创历史新高 [2][15] - 销售数据激增:网络店铺数据显示争议期间产品销量实现近翻倍增长 [2][10] - 行业关注度提升:使原本小众的抗衰老成分麦角硫因进入公众视野,带动整个品类热度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