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牧原股份闯关港股上市,“猪茅”缺钱花了?

港股IPO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若成功将成为"A+H"股龙头 [1] - 部分募资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强化海外市场供应链发展 [1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秦英林从22头猪起家,将公司打造为"猪茅"神话,近年来光环有所减弱但仍受投资者关注 [2] - 2021-2024年生猪出栏量从4026万头飙升至7160万头,登顶全球生猪养殖企业榜首 [7] 行业周期性特征 -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四年一轮的"猪周期",表现为价格暴涨暴跌的循环 [3] - 公司采取"逆周期扩张"策略,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24.43%),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42.63亿元扭转为盈利178.81亿元(同比+519.42%) [6] 业务结构分析 - 生猪业务占比超90%且持续攀升,2024年收入达1362亿元,毛利率随猪价波动(2023年2.9%,2024年19.2%) [10][11] - 屠宰肉食业务三年收入增长65%但毛利率长期低于1%,未能形成有效盈利支撑 [11] 成本结构 -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60%左右,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显著 [12] - 职工薪酬与折旧费用呈"剪刀差"增长:员工减少5%但人均薪资上涨28%,折旧费用三年增幅27% [13]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总负债1101.12亿元,资产负债率58.68%,短期借款453亿元远超128.45亿元现金储备 [10]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占率5.6%,国内市占率10.2%,推动CR5集中度至18.6% [8] 海外扩张战略 - 瞄准东南亚市场:越南年需求5000万头,当地养殖效率低下(传统模式死亡率高),公司技术优势明显 [15][17] - 计划通过技术输出(如楼房养猪、智能巡检)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供应链 [20] 全球市场机遇 - 2025-2030年全球养猪市场规模预计从1.5万亿美元增至1.6万亿美元(CAGR 3.1%),中国占比超40% [15] - 东南亚因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成为新兴增长点,欧美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15] 潜在风险因素 - 疫病防控难题:2025年5月全球5国发生180起非洲猪瘟疫情 [21] - 供应链风险:国际物流受地缘政治干扰(如美国豆粕价格较2020年涨240%) [22] - 贸易政策变动:美国输华猪肉关税达138%导致退出中国市场 [22] 战略意义 - 港股IPO是突破债务困境和寻找新增长点的关键举措,考验公司全球资源调配与风险管理能力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