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级结果 - 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1][3] - 评级有效期自2024年8月22日至2025年8月21日[2] 公司概况 - 公司由北京电子管厂于1993年股份制改革而来,主营业务包括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等[3][7] -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直接持股10.79%[3][7]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191.87亿元,所有者权益1977.99亿元[3][7] 行业地位 - 2023年LCD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出货面积全球第一[4][10] - 柔性AMOLED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至近1.2亿片[10] - 物联网创新领域低功耗、拼接、广告机等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4] 研发能力 - 2021-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24.43亿元、126.02亿元和125.63亿元,占营收比例5.63%-7.20%[4][11] - 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9万件,柔性OLED相关专利超3万件[4][11] - 连续6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前20名(2023年第15位)[4][11] 财务状况 - 2021-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分别为626.99亿元、430.22亿元和383.02亿元[5][43] - 截至2023年底货币资金724.67亿元,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比2.97倍[5][43] - 2023年资产负债率52.81%,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3.43%[5][39] 业务表现 - 2023年显示器件收入1470.53亿元(占比84.25%),物联网创新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13.30%)[20][28] - AMOLED销售量同比增长51.45%至1704Km2,产销率98.10%[4][20] - 传感、MLED、智慧医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2.13%、81.42%和26.71%[4][20] 风险因素 - 半导体显示行业终端需求复苏乏力,2023年营业总收入1745.43亿元同比下降2.17%[6][20] - 2023年利润总额18.33亿元,较2021年350.84亿元显著下降[6][20] - 截至2023年底受限资产1429.92亿元,占总资产34.11%[6][35] 发展战略 - 构建"1+4+N+生态链"业务架构,1为半导体显示,4为物联网创新等四条主战线[28] - 计划提升LCD产品结构优化,加快OLED技术实力和高端产品占比[28] - 强化物联网创新业务软硬融合能力,加速MLED和智慧医工业务布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