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新吉林食品区跨境冷链物流园及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背景 - 冷链物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商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商品质量、减少损耗的系统工程 [2] - 项目依托吉林市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新加坡立德集团市场优势,建设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设施,开展跨境食品贸易,建设国际智能物流管理体系 [2] 市场前景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总额达到8.90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400亿元,同比增长4.6%,2024年增长至9.26万亿元 [3] - 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170亿元,同比增长5.2%,2024年达到5361亿元,同比增长3.7% [4] - 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3.50亿吨,同比增长6.1%,2024年达到3.65亿吨 [6] - 2023年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43.20万辆,较上年增长4.97万辆,同比增长12.9%,2024年将达到49.5万辆,同比增长14.58% [7] - 2023年全国冷库总量约为2.2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0.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2024年达到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 [8] - 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榜单显示,顺丰速运蝉联榜首,运荔枝排名第二,京东物流排名第三 [9] 发展前景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冷链物流行业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10] - 预计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8686亿元 [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政策优势 -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完成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 [16] -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加强冷链物流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6]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出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7] 资源优势 - 吉林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世界黄金水稻带"、"世界黄金奶源带",是国家商品粮基地 [18] - 2023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95.68万头,累计出栏28.75万头,上半年生猪饲养量达到248.7万头,累计出栏120.14万头 [18] 产业优势 - 吉林市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企业20多家,拥有冷库60多座,共有冷库容量31.4万吨 [19] - 全市拥有冷藏车辆500多辆,总承载量约1万吨 [19] 人才优势 - 吉林市共有9所驻吉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约3万余人 [20] - 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约6.1万人,技能人才4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4万人 [20] 区位交通优势 - 吉林市地处东北亚枢机要穴、长吉图核心腹地,东临延边通江达海,西连哈长沈大 [21] - 吉林地区铁路发送货运量2670.6万吨,到达货运量2817万吨 [2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 冷链物流园占地面积47454㎡,总建筑面积25132.46㎡,建设物流设备区、冷库、临时仓储间、办公楼等设施 [23] - 农产品和肉类生产加工租用孵化园II期4000平方米厂房,建设食品加工生产线及包装生产配套辅助设施 [2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 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 [25] - 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 [26]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0000万元,利润9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 [26] - 项目将面向国际食品商贸企业提供冷链服务,拓宽农副产品"出海"路径,形成以鲜活农产品为基础的供应链产业集群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