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标“烂尾”多年后重启,多地盘活存量修复“城市伤疤”
多地烂尾项目重启 - 近期多地出现烂尾项目重启案例,包括佛山威达大厦、沈阳原乐天项目等 [1] - 盘活方式包括政府协助引入资本、地方国资接盘、企业收购等 [1] - 存量资产盘活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加快了处置效率 [1] 佛山威达大厦案例 - 项目位于佛山市中心季华路,总高171米,总建面7.5万平方米 [2][3] - 2017年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停摆,2024年11月引入东晖投资4.3亿元重整资金 [2][3] - 采用"部分现金+部分实物"债权受偿方式,发放600多万元工人欠薪 [2] - 预计2026年底竣工,2027年初交付 [3] 沈阳原乐天项目案例 - 项目总计容面积107万平方米,2016年停滞 [4] - 2023年8月华润置地签署协议参与盘活,2024年收购二期地块权益对价15.9亿元 [5][6] - 住宅部分"中寰悦府"开盘90分钟销售6.8亿元,年度签约额超12亿元 [6] - 商业部分将打造万象商业综合体 [6] 烂尾项目盘活方式 - 主流方式包括市场化盘活、项目转让、债务重组、政府主导等 [7] - 市场化盘活取决于项目剩余价值能否覆盖债务并产生收益 [7] - 大型项目盘活面临出资方能力、资产价值变动、债权债务复杂等挑战 [7] 郑州上上项目案例 - 前身为"上上国际中心",2018年进入破产清算 [8] - 现由河南投资集团接手,计划打造复合型产业综合体 [8][9] - 政府发布建筑方案征求意见表和招投标公告推动项目重启 [8] 行业趋势 - 国家政策支持存量资产盘活,设置专项基金和专项债收储政策 [10] - 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产业扶持推动项目盘活进展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