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全球销量下滑 - 2025年前4个月特斯拉在欧洲总销量仅6.2万辆 同比减少40% 市场份额从1.8%跌至1% [1] - 2025年4月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0%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对其领先地位形成挑战 [1] - 中国 欧洲 北美三大核心市场同时出现销量下滑 公司面临全球性困境 [1] 中国市场面临的四重围城 第一重:市场竞争 - 20-30万价格区间成为血腥战场 比亚迪"汉"和"海豹"紧咬Model 3 小鹏G6/G7在智能化上形成代差 极氪007/001以设计吸引用户 理想通过家庭定位蚕食Model Y客群 [4] - 竞争对手在产品迭代速度 本土化需求理解(后排舒适度 K歌功能等) 定价策略上远超特斯拉 [4] - 20万以下市场因缺乏"Model 2"等产品 无法参与比亚迪"秦"/"宋"/"元"主导的主流消费市场竞争 [5] 第二重:产品力滞后 - Model 3/Y设计语言源自十年前 极简风格被年轻消费者视为"朴素"甚至"过时" 内饰被吐槽为"毛坯房" [7] - 产品线严重偏科 仅依赖Model 3/Y两款车型 改款升级难以带来新鲜感 Cybertruck因定位和法规限制在中国注定小众 [9] 第三重:品牌心智变化 - 特斯拉不再是智能电动代名词 华为ADS 2.0 小鹏XNGP等本土技术在城市NOA体验上已建立口碑 部分场景超越FSD [10] - 公关层面持续被动 从"刹车失灵"争议到车展维权事件 强硬公关风格与中国"用户至上"文化存在冲突 [12] 第四重:战略困境 - FSD因数据安全 法规审批等问题入华受阻 小规模落地版本功能受限且体验不理想 [13] - 中国智驾企业已抢占先机 建立本土路况数据优势 FSD未来需与华为 小鹏等直接比拼实际体验 [15] 未来破局方向 - 加速FSD全面落地以重塑科技领先形象 [17] - 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平价车型如"Model 2" [17] - 采取更谦逊 本土化的市场沟通策略 [17]
特斯拉“光环”褪色:在华销量八连降背后的四重“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