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进”时代的生存逻辑:“好员工”失业,“差员工”幸存?
微软微软(US:MSFT) 虎嗅·2025-06-13 16:46

今年上半年,因为业绩问题不少互联网公司裁了一波,而外企这边,从花旗、微软到奔驰,无论哪个行 业,外企也在做调整。 很多打工人面对裁员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为什么被裁的是我?" 我能理解这种心情,但事实上,答案并不在你我个人的能力,而藏在公司启动裁员程序的"第一因"里。 裁员,是一道复杂的公司生存逻辑题。当它发生的时候,你我作为个体的能力如何,并不是能让我们逃 脱裁员名单的决定性因素。 管理层不同的解题思路,决定了截然不同的裁员对象和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留下的每一个人。 裁员的'第一因',就是那只看不见的"筛子",决定了最终漏下去的是哪些人,也决定了留下来的那些人 会有怎样的前途。 裁员的本质是公司在业务上犯了错,不得不选择重新解题,而这个过程中,付出最大的代价的是员工。 所以,害怕,自责,甚至愤怒都不应该是我们打工人应有的反应。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冷静观察,帮助 自己拿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1. 为什么公司会选择裁员? 2. 开启裁员后,公司会裁掉哪些同事?会不会影响我? 3. 如果没裁我,我应该如何规划接下来的职业发展? 如之前文章《这些年,我经历过的历史性破事》里提到的,我经历过4次裁员,外企裁员、大厂裁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