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专访|华盖资本曾志强:创新药出海是一种双赢选择

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热潮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的规模 [1]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超60亿美元全球独家开发协议 创下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纪录(12.5亿美元 占总金额1/5) [1] - 跨国药企通过License-out获得中国高性价比创新药 中国药企则借助国际巨头渠道拓展全球市场 形成双赢格局 [2] 行业现状与资本动态 - 创新药行业经历2021年港股/科创板高点后进入探底回升阶段 当前估值仍低于合理水平 [3] - 2023年以来诚益生物(20.1亿美元)、映恩生物(1.7亿+15亿+13亿+10亿美元)、舶望制药等企业接连达成大额BD交易 [3][4][5] - 映恩生物2024年港股IPO募资2.1亿美元 创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公司融资纪录 [5] 投资策略与行业趋势 - 华盖资本采取"早期+并购"双轨策略 年投资规模超十亿元 预计中国药企数量将从5000家整合至300-500家 [6] - 优质创新药企标准:临床需求差异化(如一品红痛风药)、技术平台领先性(如舶望制药小核酸)、强BD能力 [6][7] - 退出路径包括IPO(首药控股/映恩生物)、BD分红、并购回购 当前一级市场投资回暖但资本更趋理性 [7][8] 代表性交易案例 - 诚益生物GLP-1药物授权阿斯利康:1.85亿首付+18.25亿里程碑+销售分成 [3] - 映恩生物ADC药物三连授权:BioNTech(1.7亿+15亿)、百济神州(13亿)、GSK(3000万+10亿) [4] - 舶望制药高血压药物II期临床触发诺华里程碑付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