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揽储,现在银行甚至能安排相亲

银行揽储创新手段 - 兴业银行推出针对高净值客户的实习计划,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或存量私行客户新增500万元以上可获知名企业实习机会[1] - 平安银行推出"存款送Labubu盲盒"活动,新客户开立储蓄卡并存入5万元以上定期存款可获泡泡玛特热门潮玩IP[1] - 某城商行推出存钱换电影票活动,首次开立儿童存折并存款1万元以上可获得横店电影兑换码[3] - 江苏银行利用"苏超"足球联赛作为揽储噱头,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领取限量比赛门票[4] - 莱商银行和山西银行推出相亲服务,包括设立"脱单便利站"相亲角和举办"觅缘相亲会",提供专业婚恋服务[4][6] 银行员工揽储压力 - 基层员工面临沉重的揽储任务压力,尤其在季末、年末等关键考核节点[9][10] - 某大行支行员工表示每周需完成人均100万元的揽储任务,未完成将面临罚款和约谈[10] - 部分员工为完成任务采取"自掏腰包"补贴存款的方式,如"100万定存一年每万元补贴25元"[11] - 行业已开始整顿"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但业绩压力下仍存在违规情况[11] 行业监管与创新平衡 - 华东地区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不得通过赠送实物等方式变相揽储[13] - 平安银行表示Labubu盲盒活动是针对年轻客群的"金融+国潮文化"创新尝试[13] - 行业需要在合规前提下平衡揽储压力与客户需求,找到创新与监管的平衡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