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银行(000001)
icon
搜索文档
零售银行鏖战AUM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3:40
零售银行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0%的银行包括邮储银行65.15%、招商银行56.59%、农业银行51.40% [3] -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仅4%,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28.5% [3] - 12家样本银行中有10家零售营收下降,7家零售利润总额下降 [3] - 工商银行零售利润同比增长46.05%,中信银行零售利润同比增长109.24%,光大银行零售业务扭亏为盈 [3] 零售AUM梯队分布 - 第一梯队工行、建行、农行零售AUM均超20万亿元,其中工行以24万亿元居行业首位 [7] - 第二梯队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零售AUM均超过16万亿元 [7] - 第三梯队交行、兴业、中信、浦发、平安、民生、光大的零售AUM位于3万亿至6万亿元之间 [7] - 头部城商行如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构成零售AUM约1万亿元的第四梯队 [7] - 13家银行零售AUM较年初均正增长,浦发银行增长9.56%,平安银行增长0.45% [7] 零售AUM结构差异 - 招商银行个人存款占零售AUM比例仅25%,农业银行约85%,工商银行约82.5% [7] - 中信银行个人存款占零售AUM比例35.7%,平安银行占比31.5% [7] - 零售AUM包含个人存款、理财、基金、保险及黄金等资产 [7] 财富管理战略转型 - 多家银行将零售AUM作为核心指标,重点提升非息收入 [8]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89%,为三年来首次转正 [12] - 平安银行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6.1% [12] - 工商银行个人客户超7.7亿户,金融资产20万以上客户超2600万人 [15] - 中国银行设立理财中心8592家、财富管理中心1217家,零售AUM达16.83万亿元 [15] 银行差异化策略 - 招商银行以借记卡、信用卡双卡联动提升支付结算业务 [12] - 中信银行构建"40%对公、40%零售、20%金融市场"的营收格局 [12] - 兴业银行畅通"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企金财富AUM达4607.10亿元 [15] - 浦发银行通过"浦惠来了"平台实现月活用户向AUM及贷款转化 [15]
山高新能源及山高控股:山高光伏获授8.68亿元贷款
智通财经· 2025-09-05 20:59
融资安排 - 山高光伏与平安银行北京分行订立贷款合同 获得人民币8.68亿元贷款 [1] - 贷款方为平安银行北京分行 借款方为山高新能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及山高控股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1] - 融资协议于2025年9月5日正式签署 [1] 股权结构 - 山高光伏是山高新能源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 山高光伏同时是山高控股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1]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中报业绩全景:超六成营收和净利双增 股份行、城农商行净息差分化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0:12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合计2.92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合计1.1万亿元 [1] - 26家银行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占比超六成 [1][4] - 银行业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发力非息收入 深耕区域经济等方式展现韧性 [1] 国有大行业绩 - 六大国有银行合计营收1.8万亿元 净利润6841亿元 发挥"压舱石"作用 [2] - 工商银行营收4270.92亿元同比增长1.57% 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45% [2][5] - 建设银行营收3942.73亿元同比增长2.15% 净利润1626.38亿元同比下降1.46% [2][5] - 农业银行营收3699.37亿元同比增长0.85% 净利润与2024年同期持平 [2][5]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 为四大行中营收增长最快 净利润与同期持平 [2][5] 股份制银行业绩 - 浦发银行营收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 净利润298.94亿元同比增长9.42% [4][7] - 民生银行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 净利润出现下滑 [4][7] - 招商银行营收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仍居股份行首位 净利润754.05亿元微增0.03% [4][7] - 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营收均超千亿元 中信银行净利润370.74亿元同比增长3.35% [4][7] 城农商行业绩 - 成都银行营收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 [4] - 宁波银行营收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4] - 江苏银行营收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9% 净利润210.60亿元同比增长8.52% [4][7] - 杭州银行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6% 为净利润增长率最高银行 [7] - 齐鲁银行净利润27.27亿元同比增长16.28% [7] - 贵阳银行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下降6.74% 青岛农商行净利润21.38亿元同比下降5.93% [7] 净息差表现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较2024年下降13个基点 [8]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0%较2024年下降14个基点 [8]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较2024年下降13个基点 [8]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较2024年下降18个基点 [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较2024年下降21个基点 [8] - 招商银行净息差1.88%较2024年下降12个基点 仍具行业优势 [10] - 民生银行净息差1.39%与2024年持平 [10] - 宁波银行净息差1.76%较2024年下降11个基点 [11] - 成都银行净息差1.62%较2024年微降4个基点 [11] - 常熟银行净息差2.58%较2024年下降21个基点 仍为行业最高 [11] - 西安银行净息差从1.21%逆势跳升至1.70% [11] 业务策略 - 多家银行通过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 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控制负债成本应对息差压力 [1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差异化竞争释放盈利潜力 [12]
上市银行1H25业绩总结:营收利润边际改善,看好板块配置价值有限
东兴证券· 2025-09-05 17: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1H25营收利润边际改善 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及非息收入改善 [4][5] - 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 [4][37] - 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但零售业务不良压力上升 [4] - 对公贷款为信贷投放主力 零售贷款增长疲弱 [4][1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优质区域银行 [4] 业绩概览 - 1H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1.0% 归母净利润同比+0.8% 环比1Q25分别回升2.8pct和2pct [4][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中收同比+3.1% 净利息收入同比-1.3% [5] - 国有行营收同比+1.9% 净利润同比-0.1% 环比改善显著 [10] - 城商行盈利增速领先 营收同比+5.3% 净利润同比+7.0% [10] 资产端表现 - 1H25末生息资产同比+9.7% 环比提升2.1pct [4][11] - 贷款同比+8.0% 金融投资同比+14.9% 同业资产同比+17.0% [11] - 城商行贷款增速领先(同比+12.9%) 股份行偏弱(同比+3.8%) [11] - 新增对公贷款占比85% 主要投向基建(39%)和制造业(16%) [14][19] - 零售贷款同比+4.3% 新增个贷仅占12% [14] 负债端表现 - 1H25末存款同比+8.3% 环比提升2.1pct [20][23] - 国有行存款同比+7.7% 股份行同比+8.6% 城商行同比+13.3% [23][24] - 存款定期化趋势缓和 1H25日均定期存款占比63% [27][29] - 个人定期存款贡献主要增量 占新增存款75% [29] 净息差分析 - 1H25净息差1.33% 同比-13bp 降幅较1H24收窄 [4][37] - 2Q25单季净息差1.34% 环比下降3bp [37]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5bp 计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降34bp [37]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45%/1.32%/1.44% [38] 非息收入与资产质量 - 中收增速转正(同比+3.1%) 国有行改善明显(同比+4.7%) [4][10]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环比改善13.9pct [4] - 不良率平稳 但关注、逾期及不良生成率上升 零售业务压力显著 [4] - 拨备覆盖率平稳 拨贷比环比下降 [4] 投资建议 - 短期看好优质中小行及低估值股份行 [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区域龙头银行 [4] - 高股息和业绩稳定性凸显配置价值 [4]
上半年银行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科学家”正在成为新宠?
第一财经· 2025-09-05 13:18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15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增幅超过10% [2] - 四大国有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AUM)均超3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以3.5万亿元AUM保持行业第一,建设银行AUM达3.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9% [2][4]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AUM首次突破1万亿元,平安银行AUM较去年末微降0.5%至1.97万亿元 [2][5] 国有行业务表现 - 四大国有行(农、中、建、交)私人银行客户总数达86.4万户,其中建设银行客户数新增3.4万户至26.55万户,增幅14.69% [2][4] -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AUM达3.4万亿元,增速8.28%,户均资产1567万元为国有大行最高 [4] - 邮储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长超过21%,新增7200户至4.14万户,增速居国有行首位 [4] 股份制银行业务分化 -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新增1.36万户,增幅8%领跑股份行 [5] - 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新增3100户至9.99万户,但AUM下降0.5%,户均资产1968万元位列上市银行前列 [5] - 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AUM分别为1.28万亿元和1.05万亿元,增速分别为9.33%和9.59% [6] 区域银行高速增长 - 宁波银行私人银行AUM达3585亿元,增速17.62%,客户数突破3万户,增速20.27%,户均资产1192.30万元 [7] - 北京银行私人银行AUM增速17.06%,浦发银行私人银行AUM近7500亿元,民生银行私银及财富客群AUM同比增长超23% [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头部集中、差异化竞争"局面,头部银行依靠品牌和综合服务能力主导市场,中小银行通过差异化战略争夺份额 [7] - 多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出现下降,平安银行从2000万元下滑至1968万元,光大银行从984万元下滑至982万元 [9] - 行业竞争进入存量博弈新阶段,新晋高净值客户大量吸纳,但超高净值客户增速放缓 [9] 客户结构转型与服务创新 - 私人银行客户结构从传统企业主向科研人员、创业团队等新富群体转变,工商银行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 [10] - 建设银行强调家族财富传承与公益慈善,农业银行加码养老金融并成立养老财富管理中心,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2万户 [10]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投行、资管、家族信托等跨业务协同 [11]
股份行三杰的“马拉松”:谁在远虑、谁在阵痛、谁在苦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2:16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8% 较一季度双双转正 [2] - 股份行阵营营收增速-2.3% 归母净利润增速0.3% 低于国有大行和城商行表现 [2] - 行业面临低利率环境 产品服务同质化竞争加剧 息差普遍收窄 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2] 重点银行财务数据 - 招商银行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归母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 拨备覆盖率411% 资本充足率指标较去年底下降 [6] - 平安银行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不良贷款生成额和率实现双降 负债成本明显优化 [7][8] - 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 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 净息差1.63%同比下降14个基点 不良贷款率1.16%同比持平 资产规模9.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2% [10] 战略转型方向 - 多家银行高管强调长期主义理念 招商银行行长提出"银行经营是马拉松比赛" 建设银行董事长称"金融要经得起长周期考验" [4][7] - 股份行加速经营模式转型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中信银行明确摒弃规模情结 专注高质量增长 [8][10] - 行业普遍加强风险管控 招商银行强调风险隐蔽性滞后性特征 中信银行坚持不以风险下沉换取短期利润 [6][10] 市场竞争格局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43.7% 资产增速为股份行两倍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15] - 股份行及中小银行生存空间受挤压 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面临大型银行非市场过度竞争冲击 [15] 区域发展特征 - 深圳成为金融业重要发展基地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均深度参与当地金融生态建设 [13][14] - 金融机构受益于深圳改革开放红利 平安银行行长称"是时代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14]
公告速递:西部利得天添富货币基金A类份额暂停通过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3
基金业务调整 - 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9月5日起暂停天添富货币市场基金A类份额通过平安证券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1] - 基金A类份额代码为675061 暂停业务期间通过平安证券的赎回及转换转出业务正常办理 [1] - 基金B类份额代码为675062 未在本次调整范围内 [1] - 恢复A类份额通过平安证券相关业务的时间将由基金管理人另行公告 [2] - A类份额在其他渠道的业务仍按照公司相关公告执行 [2]
上市股份银行半年净利2781亿增0.3% 总资产73.38万亿平均不良率1.3%
长江商报· 2025-09-05 07:4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0家上市股份行合计营业收入7774.2亿元同比下降约2% 净利润2781.25亿元同比微增0.3% [1][2] - 仅浦发银行和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 其中浦发银行营收增速2.62% 渤海银行营收增速8.14% [2] - 招商银行以1699.69亿元营收和749.3亿元净利润位列行业第一 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净利润分别为431.41亿元和364.78亿元 [2] 收入结构分析 - 7家股份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仅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实现增长 行业净息差区间为1.32%至1.88% [3] - 民生银行净息差1.39%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 为唯一实现息差提升的银行 [3] - 4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 兴业银行增速2.59% 中信银行增速3.38% 渤海银行和浙商银行则分别下降17.64%和31.26% [3] - 8家银行投资收益实现增长 光大银行同比增长33.41%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增速均超10% [4] 资产规模与质量 - 10家股份行资产总额合计73.38万亿元 绝大多数银行实现稳步扩表 [1][5] - 招商银行资产规模12.66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16% 兴业银行10.61万亿元增长1.01% 中信银行9.86万亿元增长3.42% [6] - 民生银行和渤海银行资产规模小幅收缩 分别下降0.59%和1.09%至7.77万亿元和1.83万亿元 [6] - 行业平均不良率约1.3% 4家银行不良率下降 3家持平 3家上升 其中招商银行不良率0.93%为最低 [1][6] 风险抵御与股东回报 - 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410.93%为行业最高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200% [7] - 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拨备覆盖率较2024年末提升 增幅分别为7.01、3.12、4.51个百分点 [7] - 4家银行计划实施中期分红 民生银行计划派现59.54亿元股利支付率27.85% 平安银行计划45.8亿元支付率18.41% 招商银行计划支付35%半年度净利润 [7]
7家上市银行私行管理资产余额均超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18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零售金融中最具价值挖掘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也是银行财富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 [1] -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主导,呈现头部集中、竞争深化的发展格局 [4] - 截至2024年6月末,私行客户AUM达到万亿元级别的银行有7家 [1] 私行客户数量分析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私行客户数位居前三,均超20万户,分别为27.9万户、26.55万户、21.69万户 [2] - 建设银行私行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4.69%,增幅位居国有大行首位 [2] - 招商银行以18.27万户的私行客户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保持绝对领先,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以9.99万户和9.21万户位列其后 [2] - 浙商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达15.52%,至1.68万户 [2] 私行客户AUM分析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私行客户AUM均超3万亿元,分别为3.5万亿元、3.4万亿元、3.18万亿元 [3] - 交通银行私行客户AUM为1.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20% [3] - 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分别为1.97万亿元、1.28万亿元、1.05万亿元 [3] - 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较2024年末增长9.59%,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增速分别达11.79%和13.26%,AUM分别为9680.44亿元和2321.8亿元 [3] 业务价值与发展方向 - 私行业务具有低资本消耗、业务协同效应强等特点,成为银行零售金融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抓手 [4] - 私行业务能够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负债结构,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并通过高净值客户群体带动投行、信贷、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 [4] - 服务模式从单一理财向综合化服务生态转变,产品扩展至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跨境资产配置等领域 [4] - 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深度数字化、服务生态化、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三大方向加速演进 [6] 服务能力建设举措 - 工商银行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5] - 交通银行以投研为引领,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加大普惠低波稳健产品供应 [5] - 兴业银行加速推广直营中心建设,强化私人银行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以研产销一体化机制赋能业务发展 [6] - 主要商业银行从优化产品体系、多元化资产配置、整合资源优势等多维度强化私行服务能力 [4]
“把脉”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期资产质量: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向好,零售贷款仍处风险暴露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35
资产质量整体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3] - 国有六大行中五家不良率下降:工商银行1.33%(降0.01pp)、建设银行1.33%(降0.01pp)、农业银行1.28%(降0.02pp)、中国银行1.24%(降0.01pp)、交通银行1.28%(降0.03pp)[2]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升0.02pp),仍为六大行最低 [2] - 股份制银行中4家不良率下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2家持平: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2家上升:民生银行1.48%(升0.01pp)、兴业银行1.08%(升0.01pp)[3] - 城商行与农商行变化显著:齐鲁银行不良率1.09%(降0.1pp)、重庆银行1.17%(降0.08pp)[3] - 优质银行资产质量突出:成都银行不良率0.66%为行业最低,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宁波银行0.76% [1] 拨备覆盖率变化 - 国有行拨备覆盖率249.16%(升1.16pp),农商行161.87%(升5.47pp)[4] - 股份行拨备覆盖率212.40%(降3.9pp),城商行185.53%(降2.55pp)[4] 贷款结构分化趋势 - 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零售贷款不良率普遍上升 [1][5] - 工商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1.47%(降0.11pp),个人贷款不良率1.35%(升0.2pp)[5] - 零售贷款中高风险品类:信用卡透支不良率3.75%(升0.25pp)、个人消费贷款2.51%(升0.12pp)[5]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但升幅达0.13pp [5] 零售贷款风险成因 - 零售贷款增长接近饱和导致增长乏力 [6] - 灵活就业人群增加影响借款人现金流稳定性 [6] - 部分行业环境变化导致从业人员收入受损 [6] - 对公贷款改善主因融资环境优化及现金流接续改善 [6] 房地产贷款风险演变 - 房地产与批发零售业仍为不良率高发行业 [7] - 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下降: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 [7]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21.32%(升14.15pp),贷款规模压降21亿元至98.25亿元 [7] - 工商银行、浦发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 [7] - 风险上升主因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及房企高杠杆模式难持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