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保护股东、债权人及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 [1]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深交所相关规则 [1] - 信息披露义务人涵盖公司、董事、高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主体 [2] 信息披露基本原则 - 信息披露需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五大原则 [4] - 真实指信息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得虚假记载 [6] - 准确要求使用明确语言,避免误导性陈述,预测性信息需提示风险 [7] - 完整要求文件齐备格式合规,不得重大遗漏 [8] - 及时指触及披露时点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 [9] - 公平强调所有投资者平等获取信息,禁止选择性披露 [10] 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 - 信息披露文件包括定期报告、临时报告、招股说明书等11类 [11] - 披露渠道需通过符合条件媒体及交易所网站,中英文文本不一致时以中文为准 [12] - 定期报告需在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年报)、2个月内(中报)或1个月内(季报)披露 [47] - 临时报告涵盖61类重大事件,如重大交易、关联交易、诉讼仲裁等 [59][60] 信息披露管理职责 - 董事会承担领导责任,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负责具体协调 [28] - 董事会秘书需组织制定制度、协调监管沟通、监督保密工作 [31] - 董事需主动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独立董事需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32] - 高管需及时向董事会报告重大经营财务变化 [34] 子公司与股东信息披露 - 控股子公司重大事项视同公司事项适用本制度 [16] - 持股5%以上股东需及时通报股份质押、冻结等权益变动情况 [76] - 实际控制人需配合披露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进展 [79] - 子公司需指定信息披露联络人,重大事项同步报告董事会秘书 [82][85] 信息披露程序与保密 - 定期报告编制需经审计委员会审核、董事会审议 [51][68] - 临时报告由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编制,董事长或授权代表签发 [70] - 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董事、高管、财务人员等,需严格保密 [100] - 信息泄露或股价异常波动时需立即公告 [104] 违规责任与附则 - 董事长对临时报告、财务负责人对财报承担主要责任 [106] - 违规处罚包括警告、降职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07][108]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修订,与上位法冲突时按法律法规执行 [111][113]
京泉华: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