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模式下的上市公司易主!“国资+产业”式并购兴起

国资并购新模式 - 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采用"双GP+关联方管理人委托管理"的复杂交易结构,苏州国资背景的元禾辰坤作为第二GP参与,形成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新范式 [1][4][5] - 地方国资从纾困式并购转向"朋友圈式"并购,产业方成为重要合作伙伴,体现对专业性和收益性的新权衡 [1][5][6]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政策支持私募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推动一二级市场联动新模式 [5] 国资+产业案例 - 近期典型案例包括南宁国资+产业入主跃岭股份、上海国资+产业入主汇纳科技、山东/青岛国资+产业入主超达装备等 [2] - 汇纳科技案例中,产业方江泽星联合上海宝山国资委收购,其控股的金石三维是国内少数实现金属/非金属3D打印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6][12] - 江苏轮胎龙头通用股份控股权从广州国资变更为江苏苏豪控股,形成属地国资"截胡"现象 [9][10] 地方国资战略演变 - 青岛国资5年内通过收购诚志股份、融发核电等快速增加上市公司数量 [9] - 江苏国资2023年起发力并购,无锡锡山区国资入主洪汇新材、博汇股份,设定三年并购重组交易规模目标 [10] - 衢州国资豪掷数十亿元连续收购新湖中宝(更名衢州发展)、东峰集团,对标合肥产业资本招商模式 [12] 并购驱动因素 - IPO阶段性收紧背景下,地方国资通过收购提升证券化率,推动产业升级和财政转型 [9] - 并购式招商成为新趋势,如汇纳科技案例可能推动3D打印业务落地上海宝山区 [12] - 地方国资诉求从股权增值转向做产业、培养新质生产力,东峰集团案例显示国资直接操盘新能源转型 [12][14] 市场影响 - 私募基金入主上市公司可能弥合一二级市场鸿沟,改变估值体系 [7] - 地方国资间出现竞合关系,珠海港集团与山东国惠资本合作转让通裕重工6.04亿股股份 [9] - 新模式面临整合管理难度,但通过合作伙伴可降低杠杆并获取产业资源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