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别再做侵权梦!Labubu爆火背后,亚马逊卖家连夜撤退

跨境电商行业Labubu现象分析 Labubu的市场表现 - Labubu 3.0系列在美国及欧洲市场销售同比分别增长8倍和5倍[1] - TikTok上Labubu话题播放量超18亿次,欧美消费者排队抢购现象普遍[1] - 泡泡玛特2025年Q1总营收同比增长165%-170%,海外运营收入暴涨475%-480%,美国市场Labubu销售额飙升895%-900%[1] - 亚马逊Labubu周边SKU突破2000大关,潮流服饰套装占据"Doll Clothing&Accessories Sets"热销榜前五,榜首单品月销超1000件[3] 高利润与侵权风险 - 速卖通上Labubu适配眼镜售价1.36美元(成本1.2元人民币),日销千单且利润达800%[6] - 泡泡玛特已完成45个类别的商标矩阵布局,亚马逊卖家使用"for LABUBU"等描述构成侵权[7] - 亚马逊下架部分30天销量超1700单的侵权店铺,平台对品牌关联暗示容忍度降低[9] - 卖家尝试主图打码、标题避用品牌词仍被算法识别,如郑州某服饰套装案例[11] 行业反思与合规警示 - 盲目跟风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仅提前布局且具核心竞争力的卖家能持续盈利[13] - 跨境电商需遵守各国知识产权法规,侵权可能导致产品下架、账号封禁及法律诉讼[12][14] - 长期成功依赖原创设计与品牌化运营,而非短期擦边球行为[15] - 行业需从"蹭流量"转向"创造独特价值",建立消费者情感连接[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