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利率普遍高于国内,支付机构争抢海外牌照
移卡移卡(HK:09923) 华夏时报·2025-06-16 17:00

行业趋势 - 国内支付领域竞争激烈,跨境支付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支付机构向海外市场拓展成为必然选择[2] - 支付机构密集获取海外牌照,如PingPong、连连数字、移卡等,以维持跨境业务增长[2] - 跨境支付行业呈现全球化、合规化趋势,头部机构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抢占先发优势[2] 牌照布局 - PingPong获得阿联酋央行支付牌照和马来西亚MSB牌照,成为中国首家持有阿联酋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3] - 移卡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MTL牌照,并已拥有香港MSO、新加坡MPI、美国MSB等牌照[3] - 连连数字在欧洲获得卢森堡EMI牌照,截至2024年底拥有65项全球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3] - 海外牌照申请难度高,流程复杂且耗时数年,如美国MTL牌照需先备案MSB,卢森堡EMI牌照需提交十余项材料并审核一年[5] 业务表现 - 2024年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达492亿元,同比增长14%,2025年一季度跨境商户规模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6%和85%[6]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跨境支付业务毛利率达72%[6] - 移卡2024年海外业务交易量超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倍[6] 市场背景 - 跨境电商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催生跨境支付需求[7] - 跨境支付初期牌照与技术投入高,但后期规模效应显著,如部分牌照需冻结几十万欧元资本[7] - 支付机构需结合本土化运营,根据不同海外市场的商户特征和客群需求打造适配服务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