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遇见城里人背后,成都在做什么“试验”?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 - 具身智能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地方政府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 - 具身智能技术正接近"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互动"的原始设想,机器人本体及"大脑""小脑"技术持续进化[1] - 行业当前最缺乏真实应用场景,场景验证是推动产品落地的关键环节[1][4] 成都实景验证活动 - 成都开展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10家企业16款产品在天府广场、学校、景点等5大领域进行实战测试[2] - 活动覆盖交通指挥、治安巡逻、安全指引、智慧教育、文旅服务等场景,吸引市民互动参与[2][4] - 通过影目科技智能眼镜实现俄语嘉宾与中国媒体的无障碍交流,展示跨语言应用场景[4] 场景验证的战略意义 - 实景验证可检验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峰值,反向推动技术迭代[4] - 成都构建城市级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和场景验证创新中心,建立具身智能数据库支持研发[5] - 采用"以终为始"策略,通过实际应用反哺技术升级,形成"数据反哺研发、场景驱动创新"的良性循环[4][5] 市场需求与商业化进展 - 全国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14.9万套(+20%),服务机器人260.4万套(+20%),酒店/工厂/景区场景普及超预期[8] - 成都发布836个场景需求清单,包含商圈配送、警务巡逻等细分场景技术要求[8][9] - 越凡创新通过场景对接获得近100家本地客户,验证场景开放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9] 产业生态建设 - 成都构建"1+3+1"AI产业体系,2024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1079亿元(+39%)[10] - 目标2024年产业规模达1300亿元(+30%),打造国家级具身智能场景验证中心和创新中心[10][11] - 悦湖科技城计划3-5年引进头部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企业超20家、科研院所10家以上[11]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推出养老、文旅等重点场景需求清单,持续扩大应用边界[11] - 通过开放城市场景与全球企业共创,解决具身智能实际应用中的真实问题[10] - 以"真实场景+真实需求"为核心策略,推动形成全国领先的创新应用示范高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