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人民币App改版亮相,专家呼吁突破M0定位局限

数字人民币App功能升级 - 数字人民币App1.2版本推出,首页布局调整,将高频使用的"存银行"功能由钱包卡片背面调至正面,交易功能区展示"收付钱""转钱""充钱包""存银行"四项功能入口 [1][2] - 钱包背面升级为业务运营机构在数字人民币App内的运营阵地,用户管理钱包的操作链路缩短,各项功能被前置至钱包背面一级菜单 [2] - 多钱包用户管理体验优化,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注销功能进一步完善,用户可在硬钱包丢失或损坏情况下完成注销 [1][8] 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体系 - 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央银行-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双层运营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中心化管理,业务运营机构负责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服务 [3] -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与各自的关联银行组成联合体作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用户可在支付宝、微信支付时选择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 [3] - 双层运营体系为参与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运营机构在消费红包、钱包快付、智能合约元管家产品方面提供特色化服务 [4]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应用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具备使用门槛低、可覆盖人群广等特点,受到境外来华游客和老年、学生人群欢迎 [8] - 硬钱包在公共交通出行领域应用广泛,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及公交、海南公交等已全面实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 [8] - 硬钱包在智慧养老场景推出与老年人日常穿戴设备、老年证等相结合的硬钱包,在校园场景推出与校园卡相结合的硬钱包 [9]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方面已形成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模式和与香港"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的双边合作模式 [10] - 中国人民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央行、阿联酋央行、老挝央行签署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谅解合作备忘录 [10] - 2023年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宣布中新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 [10] 数字人民币发展建议 - 专家建议尽快调整数字人民币M0与零售型定位,更好地应用于跨境支付 [11] - 建议把数字人民币的定位范围由M0扩展至M1甚至M2,全面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11] - 建议有序和持续扩大试点范围,早日推动网络效应形成 [12]